俄烏亂局中,日本鋁溢價不升反跌的理由

2022/04/08


  針對日本的商社和軋製企業從海外大型資源企業處購買鋁錠時支付的溢價,4~6月的談判以每噸172美元達成協定,比1~3月下降2.8%。資源企業以俄羅斯産鋁的供應隱憂為由要求提價,但由於來自汽車的需求低迷,買家進行了抵制。日本企業購買鋁錠時的溢價連續2個季度下跌,與溢價持續高企的歐美企業的差異日趨突出。

  

  商社等購買鋁錠時,要在作為國際指標的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鋁錠價格的基礎上支付溢價。考慮運費、手續費、地區的供求,通過各季度的談判敲定溢價。

  

     

  鑒於烏克蘭局勢導致的市場混亂,針對4~6月日本鋁溢價的談判在3月中旬啟動,比通常晚約3周。作為鋁的賣方,力拓(Rio Tinto)等資源企業以歐美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為由,提出定為比上季度提價1成的每噸約195美元。

   

  俄羅斯的鋁産量佔世界的5%以上,對歐洲市場的供求産生明顯影響。由於認為經濟制裁將帶來俄羅斯産鋁的供應不穩,LME的3個月期貨在3月上旬一度突破每噸4000美元,創出歷史新高。

  

  另一方面,日本的軋製企業等面對漲價露出難色。背景是來自汽車的需求低迷。日本鋁協會的數據顯示,從2月面向汽車的鋁生産來看,鋁板為1萬5729噸,擠壓類鋁材為9644噸,均連續6個月低於上年。

  

資料圖

       

  日本汽車銷售協會聯合會和全國輕型汽車協會聯合會的統計顯示,3月的日本國內新車銷量(含輕型汽車)比上年同月減少16%,降至51萬2862輛。由於汽車生産不可或缺的晶片短缺成為瓶頸,2021年9月以後的日本新車銷量持續2位數下滑。

     

  此外,中國的新冠疫情蔓延,經濟活動正受到影響。由於亞洲未來鋁需求的不確定性,買家要求降價的呼聲加強,資源企業進行了讓步。海外大型資源企業表示,「敲定的價格低於此前設想的水準」。

     


         

  與亞洲形成對照的是,歐洲的鋁供應隱憂進一步加強。再加上能源價格上升導致製造時消耗大量電力的鋁冶煉廠減産,正在加劇庫存的減少。

      

  在歐美現貨市場,鋁交易的溢價徘徊在最高點附近。美國為每噸約880美元,歐洲也達到約600美元,均為進行上季度談判的12月的約1.5倍。與需求增長乏力的亞洲市場形成兩極分化。

     

  據稱部分鋁生産商已開始從亞洲市場轉向能獲得更高溢價的歐美市場。

     

  雖然俄羅斯産鋁目前並未出現明顯混亂,但供應隱憂仍在持續。或將對7~9月溢價的走向産生影響。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