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價格1年暴漲至2倍,或加劇糧食危機
2022/05/09
全球化肥價格的上漲日趨突出。原因是來自因入侵烏克蘭而遭受制裁的主産國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供應已陷入停滯,代表性價格指數在1年裏暴漲至逾2倍。這已經對穀物等世界糧食生産造成影響,正在推高糧食價格。以新興市場國家為中心擴大的糧食危機或將進一步加劇。
![]() |
世界銀行計算的化肥價格指數(以2010年為100)3月漲至237.6,達到上年同月的2.3倍,創出自2008年的14年來的新高。作為主要品種的氯化鉀同月漲至每噸562美元,達到上年的2.8倍,創出主要化肥之中最高的漲幅。另外,尿素也以2.6倍的907美元左右進行交易。
源自俄羅斯的供應隱憂構成直接打擊。從作為化肥的三大元素之一的鉀來看,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産量佔到3成以上。由於進攻烏克蘭導致的經濟制裁,兩國對西方國家的出口減少。日本也停止了俄羅斯産氯化鉀的進口。針對白俄羅斯産,各國也不斷轉向其他産地,全球出現供不應求。
從作為化肥原料的氨來看,俄羅斯産佔世界出口的1成左右,但在俄烏衝突後,來自位於烏克蘭的基地港的出口停止,供應短缺跡象加強。成為原料的天然氣的上漲也推高了氨價。
消費國的替代採購也存在極限。作為尿素化肥的主要出口國,中國鑒於國內價格上漲,正在限制出口。3月的出口量比上年同月減少8成。
![]() |
作為糧食生産大國的烏克蘭的今年春季的播種面積減少約4成(資料,REUTERS) |
化肥漲價直接關係到穀物供應的減少和價格上漲。美國農業部3月底發佈的農戶種植意向調查顯示,相對來説較多使用化肥的玉米的種植面積預計減少4%。由於供應隱憂,玉米的國際價格徘徊在10年來高點附近。
這對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的打擊巨大。國際肥料發展中心(IFDC)觀察發現,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化肥使用量已減少3成。受此影響,將減産相當於1億人口糧的3000萬噸,為了加以彌補,被認為有可能增加進口。
據美國彭博社報道,位於菲律賓的白米相關國際研究機構——國際水稻研究所(IRRI)提出預測稱,在亞洲,由於化肥使用減少,白米收穫量將減少1成。美國調查公司標普全球(S&P Global)指出,在農業大國印度,如果化肥價格上漲,豆類和油料作物的種子播種有可能減少。
世界銀行警告稱「由於將影響下一季的糧食生産,化肥價格上漲將威脅糧食安全保障」。彭博社報導稱,秘魯缺乏18萬噸尿素。成為主食的食物的生産有可能降低4成。
路透社報導稱,印度和巴西等世界各地的小規模農戶已陷入因缺貨等而買不到化肥的境地。即使播種也無法施肥,糧食生産可能下滑。
已出現陷入糧食危機的地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4月28日的報告中指出「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的糧食價格正在迅速上漲」。由於燃料以及化肥漲價,國內的糧食生産受到影響。尤其對城市貧困階層的影響巨大。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