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矽週期」會軟著陸嗎?

2022/08/04


      半導體短缺問題迎來了轉捩點。智慧手機和個人電腦(PC)等出貨量減少導致半導體需求放緩是主要原因,半導體總體供應量趨於充足。但在汽車等部分最終産品領域,仍存在緊張感。在經濟可能減速的情況下,今後將轉為半導體庫存水準和訂單調整局面。2021年以來的繁榮景象也迎來了分水嶺。

    

      美國英特爾7月28日發佈的2022年4~6月財報顯示,出現了2017年10~12月以來的首次最終虧損。業績低迷的主要原因是PC用半導體失速。首席執行官(CEO)帕特·格爾辛格表示:「部分(PC)大客戶正在減少庫存,這在過去10年裏是無法想像的」。

    

     半導體行業每隔3~4年左右就會出現一次繁榮和蕭條交替的「矽週期」(Silicon Cycle)。很多人認為,此次因供求緊張而持續的繁榮已經過了頂峰期。

     

 

      首先發生變化的是智慧手機和PC。受全球性通貨膨脹等影響,最終消費趨冷。據調查公司Canalys推算,4~6月智慧手機的全球出貨量同比下滑9%,據調查公司IDC推算,PC的全球出貨量減少15%。美國高德納(Gartner)7月底稱:「在消費者相關領域,記憶體需求和定價疲軟」,並將半導體市場的2022年增長率由之前預測的13.6%下調至7.4%。

     

       但另一方面,生産最先進邏輯(運算)半導體的台積電(TSMC)依然保持強勢。該公司7月發佈的2022年7~9月銷售額預期同比增加3成。首席執行官(CEO)魏哲家認為,半導體供應鏈的庫存水準過剩,2023年上半年之前的幾個季度,庫存調整將會繼續。但他同時表示,尖端邏輯半導體的需求依然強烈,超過了供應能力。

     

       2021年半導體的供應跟不上旺盛的需求,導致各種産業的生産受到制約。在強弱混雜的情況下,供求平衡是否已經恢復正常?為了按照每種最終産品追蹤這方面的變化,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委託半導體商社、調查公司的專家、顧問等6名專業人士對半導體的供求緊張程度進行了打分,並根據平均分繪製出了冷熱圖(Heat Map)。

 

       面向智慧手機和PC的半導體已屬於出現供應過剩的領域。有觀點認為面向家電的半導體供求已趨於正常化。這也有利於最終産品的生産正常化,索尼集團從5月底開始逐步重啟了2021年底部分停止的數位相機訂單。

     

       不過,預計面向汽車、工業設備及數據中心的半導體緊張感將持續到年底。實際上仍存在供應制約。豐田7月公佈的8月生産計劃比年初計劃低2成。發那科的山口賢治社長説「部件供求整體緊張,半導體是最大的瓶頸」。産業機器人等的採購環境依然嚴峻,「包括使用替代品變更設計來應對」。

     


    

      瑞薩電子的柴田英利社長在7月28日的財報發佈會上表示「如果從宏觀來看,半導體整體的供需平衡,供應一直是充足的」,「需求集中在特定的製造能力,緊張集中在部分領域和産品」。

     

       從半導體産品的交貨期來看,可以看到供求動向不均衡。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匯總了美國半導體分銷商Source Engine公開的産品群及每個廠商的交貨期資訊。用於工作控制的MCU的平均交貨期一直居高不下,但從2月到6月最長交貨期已經縮短。而電氣控制使用的功率半導體的平均交貨期持續趨於長期化。

    

 

      功率半導體面向純電動汽車(EV)等的需求迅速擴大。廠家來不及提高供應能力,結構性供求不均尚未消除。

    

       傳統的半導體需求一直被PC及智慧手機等消費類電子産品大大左右。這些産品佔大部分的結構沒有改變,但汽車需求及數據中心使用的伺服器等新最終産品正快速興起。全球性運輸網擁堵也仍未消除,左右供求動向的變數仍在增加。

     

       在供應鏈方面,半導體的庫存水準在升高,半導體企業擁有的未交貨訂單也增加。正轉向摸索真正的需要到底有多少、需要多大的供應量的調整局面。長期持續的半導體短缺目前處於複雜狀態,改善之後,已迎來轉折的「矽週期」是軟著陸?還是迎來大谷底?一個新的局面正在等待著半導體行業。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