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山林價格目前是1970年前後的水準
2023/10/11
日本國內的山林交易價格31年來首次出現上漲。其背景原因是全球範圍內出現木材資源供應擔憂,以及山林因人們的環保意識提高而受到關注。但日本國內的林業低迷和山林荒廢仍是重大課題。極小的漲價幅度反映出未能充分利用資源的現狀。
「以前都説有山是累贅,現在卻開始被説成是寶山了」,一家造紙企業的相關人士對山林評價的變化感慨頗深。
在不動産領域,「山林」指的是竹子和樹木在不靠耕種的情況下生長起來的土地。絕大部分山林都在山裏。為了確保作為原材料的木材資源,大型造紙企業和住宅企業都擁有數萬公頃的山林。
雖然山林的維護負擔很重,但最近因環保問題意識提高,山林被積極應用於先進材料——來源於木材的塑膠和可持續航空燃料(SAF)等的開發以及企業形象戰略。
![]() |
日本不動産研究所(位於東京都港區)2022年的調查顯示,生長著加工用木材的「用材林」同比上漲2日元,每10公畝平均為4萬1082日元(約合人民幣2049元)。雖然漲幅極小,但這是日本31年來首次超過上年的價格。
主要原因在於2021年發生的全球性木材短缺現象「木材衝擊」。山林一般用樹木的價值來評估。土地接近於附屬物。據該研究所稱,2022年日本國內杉樹的「樹木價格」是上年的1.6倍。
新興市場國家在環境方面採取了嚴格的採伐限制措施。由於存在供應擔憂,日本不斷向國産木材轉型,2002年只有19%的木材自給率,在2021年上升至41%。
用途也不斷擴大。管理著2500公頃山林的栃毛木材工業(位於栃木縣鹿沼市),將其用於採伐、木材加工、住宅建設、木片生産等。還涉足了交易溫室氣體減排量的碳信用(Carbon Credit,又稱為碳排放權)業務。
栃毛木材工業社長關口弘表示:「山林的潛力很大,不知道10年後會利用什麼,比如利用生物多樣性開展業務等」。
購買山林用於單人露營、狗跑(Dogrun)等休閒用途的現象也引發話題。「年輕的企業員工就向去買SUV的感覺來買山林」(山林交易網站「Yamaichiba」的社長比賀真吾)。據説100萬~300萬日元左右的山林很受歡迎。
還有很多人進行投資諮詢。目前日本的山林價格只有最高時的一半。比賀社長認為,「中國人正在明智地購買山林,認為這是價格便宜的投資商品」。
儘管如此,相關人士一致表示:「山林交易比普通土地少很多」。只有部分山林受歡迎,也有很多賣不出去的土地。二戰後大量栽種的杉樹迎來了採伐期,但也有很多山林放棄打理。
![]() |
隨著環保意識的提高,山林受到的關注也越來越高(栃木縣內) |
山林佔日本國土面積的7成,其中4成是人工林。東京農業大學教授關岡東生表示,人工林的「約7~8成可能是閒置林」。其中有很多原因,包括廉價的海外木材流入日本,以及遲遲沒有形成大規模等,問題「又複雜又嚴重,甚至不知從何下手」。
雖然以繼承財産為契機出售山林的人增加,也有很多人沒有看過山林就出售。「甚至有人只拿著固定資産稅的單據來諮詢」(比賀社長),因此山林交易網站Yamaichiba有時在出售人提交資料的階段就拒絕受理。
還有很多山林不清楚所有權。由專家等人組成的「所有者不明土地問題研究會」2016年的調查顯示,14.0%的住宅用地不清楚歸誰所有,農地的這一比例為18.5%,而林地為25.7%。
住友林業6月在北美設立了投資森林資産的森林基金。除了林業收益之外,還將碳排放權歸還給出資企業。並且考慮在日本國內設立這樣的基金,但「首先將通過集約化等提高林業的效率」(住友林業)。
日本政府也引入了作為森林建設資金來源的森林環境稅,並提出花粉症對策,出台了促進杉樹採伐和利用的政策。雖然日本政府和企業都在加緊採取對策,但山林的利用仍有很長的路要走,與「寶山」的印象存在很大差距。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桝渕昭伸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