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世界央行購金需求增17%

2015/02/13


      世界各國中央銀行和公共機構的黃金儲備持續增加。據國際黃金調查機構世界黃金協會(WGC)2月12日發佈的報告顯示,2014年各國央行及公共機構的黃金購買需求合計為477噸,比2013年增加了17%。在地緣政治風險日趨升溫等背景下,各國紛紛將黃金作為安全資産大量買入。包括2014年在內,已連續5年出現黃金買超現象。另外,從有可追溯數據的過去50年的記錄來看,2014年世界的黃金買超量僅次於2012年。

 
      買入黃金最多的是俄羅斯。以烏克蘭局勢混亂為契機,俄羅斯與歐美的對立日益加深,進而降低了對美元和歐元的依賴,開始轉為買入黃金。俄羅斯在2014年的買入量為173噸,明顯高於其他各國。

      俄羅斯是全球第三大黃金出産國。與其他國家相比,俄羅斯央行更便於買入黃金。因此在盧布貶值的背景下,加大了黃金儲備。

      其次買入黃金較多的是伊拉克,為48噸。雖然增加黃金儲備的理由不清楚,但市場上有猜測認為,伊拉克在2014年上半年迅速增加黃金儲備是為了「與極端武裝組織展開激烈戰鬥時主要用來購買武器」等。

      相反,與俄羅斯的緊張感日益升溫、經濟狀況持續惡化的烏克蘭則賣出了約20噸「應急黃金儲備」,轉為了持有現金。

      全球公共機構的黃金儲備在陷入歐債危機的2010年由賣超改為買超。目前,外匯市場不穩定性增加,因此購入黃金的趨勢日益高漲。

      另據世界黃金協會的報告顯示,2014年個人黃金需求(金飾、金條及金幣合計)為3216.6噸,與2013年相比減少22%。中國雖然在2013年成為世界最大黃金消費國,但在經濟減速的背景下,2014年的個人需求卻較上年減少38%,減至813.6噸,這成為世界個人需求下滑的主要原因。由於黃金行情呈下滑趨勢,消費者的觀望態度也是産生了一定的消極影響。

      為了改善經常收支限制進口黃金的印度的個人需求也同比減少14%,減至842.7噸。不過,因中國黃金市場暗淡,印度再次躍居最大黃金消費國。

      日本的個人黃金需求則受提高消費稅率的影響,比2013年減少16%,減至17.9噸。

      關於其他主要國家,在對歐元加強戒備的法國,和一直沒有使用歐元的英國,個人黃金需求持續增加。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