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P談判或促成多國放寬外資投資限制

2015/07/31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獲悉,日美等12國正在進行的跨太平洋經濟合作協定(TPP)談判7月30日敲定了有關投資服務規則的協議方案。馬來西亞將允許外資向便利店出資。越南則將提高外資向銀行和通信公司出資的上限等,在廣泛領域推進自由化。以新興經濟體為中心,如大幅放寬限制,將更有利於日本企業進入海外市場。12個談判國還就引入企業可起訴投資國政府這一機制達成了一致。各國將力爭儘早完成剩下難點的談判。

      12個TPP談判國於當地時間7月29日(北京時間30日)在美國夏威夷州的酒店,以智慧財産權領域為中心繼續進行部長級磋商。主要就生物藥品的專利保護期限和日本的白米關稅等進行談判,力爭31日達成妥協。

      日本經濟財政與再生相甘利明表示:「剩下的便是關係到各國利益的棘手課題」,同時稱:「將積極努力完成談判。」

      各國正逐步敲定多個領域的共識性文件。關於TPP的投資與服務領域,原則上將在所有行業推進自由化。將構建讓模糊的規則透明化,以便外國企業涉足的環境。

      比如,在零售領域,馬來西亞將允許同行業的外資企業向其便利店出資最多30%。越南則同意在TPP生效5年後,外資無需審查即可在其全國範圍內開設500平方米以下的超市等。這是因為有聲音表示,目前雖然有部分地區無需審查,但標準不透明。

      在金融領域,馬來西亞允許外國銀行設立的支行數量將由原來的8家翻一番,還允許在店舖外設置ATM機。越南允許外資向當地銀行出資的上限將由原來的15%提高到20%。該國還將把外資向通信公司的出資上限由65%放寬到75%。

      加拿大則把作為相關部門事前審查對象的外資投資額由約350億日元提高到約1400億日元,這將有利於日本企業實施收購。澳大利亞和秘魯也放寬了外國企業可涉足的建築業務的標準。

      另外,在投資等方面受到不合理待遇的企業可以起訴投資國政府的「ISDS」條款雖然遭到資源國澳大利亞的反對,但通過進一步完善防止濫用的政策,最終達成了妥協。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八十島綾平 夏威夷拉海納 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