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峰會焦點:結構改革能否走向實施

2016/05/24


  七國集團首腦會議(伊勢志摩G7峰會)將於5月26~27日在日本召開。日美德等7國(G7)首腦將基於全球觀點,討論經濟和外交等政策協調。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分析了影響今後世界走向的此次峰會的焦點。

 
  「世界經濟面臨難以預測的風險」,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5月初訪問歐洲時,對各國首腦如此表示。在21日閉幕的G7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考慮到世界經濟的低增長風險,與會方一致認為「缺乏需求是最大問題」(日本財務相麻生太郎)。

   但是,關於低增長風險有多麼緊迫,各國存在溫差。日本希望各國在短期財政刺激方面展開合作,對此,德國並未放棄「(有助於長期增長的)結構改革尤為重要」(德國財政部長朔伊布勒)這一立場。另外,由於年初以來的金融市場混亂暫時平息,歐美主流觀點也認為「本國的增長已經恢復」(法國財政部長薩潘)。

  短期財政政策的協調難度浮出水面,另一方面,對於推進提高潛在增長率的結構改革,各國則沒有異議。問題在於能否付諸實施。在G7峰會上,各國能否對結構改革作出具體承諾將成為焦點。

  例如勞動力市場改革。法國正在討論使企業易於解僱員工的改革。其意圖是促使人員流向生産效率高的領域,但該國工會對此一致表示反對。而在日本,納入根據成果而非勞動時間支付薪酬的「績效工資」制度的勞動基準法修正案已基本無望在本屆國會通過。

  激活産品和服務貿易對於促進增長也不可或缺。但已確定獲得美國總統選舉共和黨候選人提名的川普等強烈反對跨太平洋經濟合作協定(TPP)。此外,明年迎來選舉的德國也缺乏推進日本與歐盟(EU)經濟合作協定(EPA)的熱情。

  圍繞貨幣政策,預計暫時就匯率穩定至關重要的認識達成一致。關於美國強烈要求的避免競爭性貨幣貶值,各國首腦有望達成協定。日本與歐洲的真實想法是,希望避免4月至5月上旬發生的日元及歐元對美元升值。美國也在對一段時間裏的美元升值趨勢進行調整,日本財務省高官對於現在的匯率水準認為,「這是主要國家都能滿意的適當水準」。

  但是,英國退出歐盟問題、不穩定的資源價格和中國經濟減速等風險因素眾多,世界經濟「日趨充滿不確定性」(麻生)。如果金融市場再次陷入混亂、投資者為避險而買入日元,日美的爭論很有可能重燃。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