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美是這樣達成貿易協定的
2019/09/27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當地時間9月25日(北京時間26日)在紐約與美國總統川普舉行會談,就簽訂日美貿易協定達成了協議。日本避免了最為看重的對美國汽車出口被加徵高額關稅及數量限制。而著眼於2020年總統大選的川普政權,在與中國的對立不斷加劇的情況下,確保了牛肉和豬肉的關稅下調和進口配額。安倍評價這是「雙贏」,但仍有許多暫時擱置起來的懸案。
日美此次達成的協定,按照貿易額計算,今後美方將撤銷約92%、日方撤銷約84%的關稅。汽車及零部件的關稅儘管也寫下了「撤銷」方針,但並未提及時間期限,實際上被擱置。
![]() |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美國總統川普(9月25日,紐約,REUTERS) |
美國産牛肉的關稅將從目前的38.5%分階段降至9%,內容和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相同,針對美國採取設定低關稅配額也和其他國家不同。表面上來看日本的讓步更為明顯。
9月25日的首腦會談確認了貿易談判的最終協議,期間川普讓農業團體的代表一同出席,就貿易協定炫耀「會有很多錢入賬」。
中國表明加徵關稅促成日美達成協定?
距今正好一個月前,時任日本經濟財政及再生相的茂木敏充與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代表萊特希澤就貿易談判的磋商進入緊要關頭。美國代表團向日本提出的市場開放程度甚至超過TPP。茂木敏充向美方説:「想儘快定下來的是你們吧,我只説我能做到的事情」。
情況出現完全改變的是日美協商的最後一天,8月23日。中國表明對美國産品發動加徵關稅。和川普磋商後的萊特希澤撤回了超過TPP市場開放度的乳製品等低關稅框架的設定,日美雙方迅速地達成了大框架的協議。
2天後,在法國西南部的比亞里茲舉行的日美首腦會談結束後,茂木敏充與萊特希澤正在開會,川普總統的女婿、白宮高級顧問庫什納提出:「請到總統和首相的地方來,有好消息」。
匆匆集合到一起的有安倍、川普、茂木、萊特希澤、庫什納5人。直接站著進行磋商後,川普説出了「這是一個不錯的成果,我打算簽字」。川普問安倍和茂木「如何看中國的情況」,還説出了「晉三,能不能聊聊玉米的事」。
在此次日美貿易協定框架之外,安倍答應日本購買美國玉米。美國不少玉米農戶也生産中國加徵關稅的大豆。日本企業的應急進口可以緩和這些農戶的部門。
需要取得成果的總統大選、與中國的貿易戰——這兩項因素推動日美貿易協定達成了協議。
安倍轉換方針
一年半前的2018年4月,安倍在與川普的會談中提出建立新的貿易對話方塊架,目的是成為美國回到TPP的跳板。但安倍最終改變了希望美國回歸TPP的方針,表示「考慮到與川普總統的關係,繼續逃避不是我的本意」,轉向以物品為目標的雙邊談判。
2018年9月日美就開始貿易協定磋商達成了協議,2019年4月開始了部長級磋商。日本最低限度的目標是避免汽車領域的高關稅和數量限制,農産品的市場開發程度不能高於TPP水準。
如果日本向美國出口的汽車被徵收25%的關稅,日本的汽車産業將受到毀滅性打擊。有推算指出,豐田等日本車企有可能要增加最大5000億日元的成本。
在日美貿易協定開始進行磋商後,日本政府與本國的汽車企業在私下也做了溝通,確認了避開加徵關稅和出口數量限制的意向,與美國進行了交涉。
日本汽車工業會的豐田章男會長9月26日在與日本經濟産業相菅原一秀會談時也表示:「對磋商團隊付出的努力表示敬意。」
殘留的川普風險
但仍有課題殘留。川普表示「不是一籃子協議,還要進一步談判」, 萊特希澤也強調2020年春以後進入「第二輪」。日本方面希望將繼續磋商的範圍限定為美國保留的汽車關稅,而美方則要求重新修改藥價制度和開放金融、通信領域,服務和非關稅壁壘將成為下一個焦點。
「我們和川普總統,在現階段不打算對日本車加徵關稅」,萊特希澤雖然表示將日本從正在商討的汽車加徵關稅中排除日本,但還是沒有忘記加了一句「現階段」。揮舞著加徵關稅的大棒、在外交和貿易方面逼迫對方讓步的川普是否放棄這些有力工具還不得而知。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飛田臨太郎、辻隆史 紐約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