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多管齊下力保企業資金週轉

2020/04/28


  日本銀行(央行)為了支援企業的資金週轉,推出了更進一步的貨幣寬鬆舉措。在購買公司債和商業票據(CP)方面,提出了超過市場事前預測的規模和寬鬆條件,很多觀點認為這將有助於企業降低融資成本。此外,日本央行還擴充了讓金融機構容易向中小企業和家庭發放貸款的政策。當然,如果新冠病毒疫情對經濟的影響長期化,資金週轉陷入困境的企業將會增加。僅靠放鬆金融環境難以完全應對,日本央行仍有可能被迫出台進一步的援助措施。

 

  公司債和商業票據的購買限額增至3倍,有利於大企業

  

  「全額答應。公司債收益率或將明顯下降」,三井住友DS資産管理公司的高級基金經理中川朋春這樣表示。在4月27日的市場上,公司債投資者發出表示歡迎的聲音。

    

  日本央行把單家企業的公司債購買上限從發行額的25%或1000億日元,提高至30%或3000億日元。此外,到期期限的上限也從3年延長至5年。有觀點猜測,日本央行對於租賃公司和汽車企業的旗下金融子公司的公司債購買額已達到上限。

  

日本銀行(央行)總裁黑田東彥(4月27日,日本銀行總行)

    

  公司債的收益率以高風險企業為中心居高不下。由於日本央行的托市舉措,包括汽車領域的日産和航空領域的ANA控股在內,廣泛企業有望受益。

     

  日本的公司債和商業票據的發行餘額合計約為90萬億日元。日本央行擴充的20萬億日元額度相當於公司債餘額的15%、商業票據餘額的4成。日本Asset Management One的基金經理加藤晴康表示,「這是超預期的金額,對市場的影響巨大」。

    

  日本中央短資公司表示,「商業票據的發行利率再次進入負值區間也不足為奇」。由於融資需求出現激增,截至3月底基本為零的商業票據發行利率到4月上旬提高至0.3~0.5%。

     

  瑞穗證券的首席信用策略分析師大橋英敏表示,「這是以夏季之前疫情結束作為前提,如果感染持續擴大,需要進一步的追加舉措」。

   

  日本央行在買入公司債時,需要發債企業滿足適宜投資的一定條件。通過抑制市場動盪,防止出現財務健全的企業也面臨籌資困難的局面。

     


       

  但在新冠病毒的影響下,如何劃定適宜投資的條件變得困難。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已開始購買不適合投資的「墮落天使債」。如果經濟危機長期持續,不適宜投資的企業在日本也可能出現增多。是否要靠政府去救濟這些企業?日本央行在其中承擔怎樣的職責正受到關注。

   

  擴充零利率公開市場操作,使中小企業易於融資

   

  在支援中小企業的資金週轉方面,日本央行擴充了新冠病毒疫情特別公開市場操作。3月新設了以零利率向民間金融機構提供信貸資金的相關操作。增大了資金規模和對象金融機構的數量。日本央行總裁黑田東彥表示, 「將積極支援金融機構發揮金融仲介功能」。

   

  改變主要有3點。第一點是,放寬了金融機構借貸資金之際向日本央行提出擔保的條件。此前僅限於對企業信貸債權等,今後住房貸款等對個人債權也納入對象。擔保的規模從8萬億日元升至23萬億日元。金融機構通過這一公開市場操作,可對外融資的金額出現增加。

   

  第二點是,改為能向主要為中小微企業發放貸款的信用組合等注入資金。在此基礎上,金融機構可對通過該公開市場操作借貸的餘額設置0.1%的利率,這是第三點。

   

  一般來説,企業獲得融資之後,會存入存款帳戶。越是賣力推進資金週轉支援的銀行,在日本央行的存款越會增加。上述舉措意在消除有可能被適用負利率這一擔憂。

   

  在是否向中小企業提供資金這一問題上,金融機構的裁量權很大。日本央行的職責僅僅是進行輔助,確保金融機構不會對放貸舉足不前。在銀行不對中小企業進行支援時,還有日本政策金融公庫的實質無息貸款等手段,但放貸的速度較慢。日本央行已經開始討論與政府的緊急經濟對策相配合的資金支援措施。

      


      

  在海外,美聯儲與政府成立基金,引進了從民間銀行購買6千億美元中小企業貸款債權的「全包政策」。日本與美國相比,政府下屬金融機構的實力更為雄厚。

   

  撤銷國債購買上限,抑制利率上升

    

  日本央行取消了買入國債上限的「全年約80萬億日元(按增加額計算)目標」,改為「無上限購買必要金額」。最近在長期利率保持穩定的背景下,日本央行持有日本國債的實際增加額減至每年10萬億日元左右,增持至80萬億日元的空間巨大,因此主動取消了目標。

   

  原因之一是新冠病毒的影響導致市場參與者減少,債券市場的流動性下降。3月出現日本國債被拋售導致長期利率迅速上升的局面,日本央行有必要應對不測事態。

    

  另一個是與政府的大型經濟對策相結合。日本央行預計,政府大量增發國債導致利率面臨上升壓力,就預先表明無限制購買國債。有望取得牽制利率上升的效果。日本央行總裁黑田東彥表示,「配合政府的積極財政措施,提升政策協調的效果」。

   

  在已開發國家,政府的財政刺激和央行擴大購買國債都相互配合。美聯儲在3月下旬把此前定為5000億美元規模的美國國債購買額改為「必要數量」。此外,歐洲中央銀行(ECB)也鑒於義大利長期利率上升等,正在加強購買國債。

   

  當然,這種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混然一體的危機應對,將招致中長期的財政紀律的鬆懈。還存在像歐洲債務危機那樣招致下一輪市場混亂的危險性。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