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將與中國等磋商重啟商務往來

2020/07/23


      日本政府7月22日決定,為了恢復商務目的往來,與中國大陸、南韓和台灣等10個國家和地區展開交涉。日本加快經濟的全面重啟,但與已啟動磋商的4個國家均仍未達成協定。由於日本國內疫情,也存在談判陷入停頓的風險。

   

     日本政府22日在首相官邸召開了新型冠狀病毒傳染病對策本部會議。首相安倍晉三表示,「逐步推進國際人員往來的重啟也非常重要」,還表示「加強檢測能力不可或缺」,指示加快擴充PCR檢測體制等。

   

     日本政府為了恢復商務往來,正在與泰國、越南、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這4個國家展開磋商。此次決定啟動磋商的10個國家和地區將成為第2批。

  

     除了包括香港和澳門在內的中國大陸、南韓和台灣外,還將與蒙古、馬來西亞、汶萊、柬埔寨、緬甸、寮國和新加坡展開磋商。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均比較平穩,同時與日本的經濟層面等聯繫也很密切。

   

 

     政府對策本部還決定,分階段允許在日本擁有在留資格的外國人再次入境。在實施大規模入境限制的4月3日之前出境的常駐人員和留學生成為對象。著眼於延期至2021年夏季的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還將討論放寬來自外國的運動員和奧運會相關人士的入境限制。

   

     考慮到經濟界的要求,還將討論與美國和歐洲等重啟往來。將以人數少和短期為條件,作為特例允許企業經營者等人員入境。為防止疫情擴大,禁止乘坐商用飛機,交通手段僅限私人飛機等。

   

     為應對入境者的增加,機場的檢測能力將在9月內從目前的每日2300件增加至1萬件。將在成田、羽田和關西國際這3個機場設置「PCR中心」。還將靈活利用當場給出檢測結果的抗原檢測。

  

     在恢復往來方面,日本國內的疫情將成為磋商的障礙。「在短短1個半月裏就基本平息了此次疫情爆發」。安倍在全面解除緊急事態宣言的5月25日的記者會上如此表示,但在解除後,新型冠狀病毒的威脅仍未解除。

  


   

     以東京都為例,7月17日的新增感染人數達到293人,包括宣言期間在內,創出了歷史最多。大阪府也在22日首次突破100人,創出歷史最多。愛知縣和福岡縣21日分別超過50人。

  

     日本政府此前力爭7月內與正在磋商重啟商務往來的4國達成協定,但仍未實現。日本政府相關人士表示,「日本的感染狀況嚴重,很難達成協定。日本和談判對象國都在觀察彼此的情況」。

    

     澳大利亞進入7月後,第2波疫情的風險提高,對墨爾本實施了城市封鎖。與鄰國紐西蘭的相互往來也仍未重啟。日本政府相關人士指出,「與日本磋商的優先度不高。達成協定要等到秋季以後」。

   

     嚴重的疫情還給政府的需求刺激舉措投下陰影。22日開始的補貼國內旅行費用的「Go To Travel」項目也因疫情擴大的影響而修改了方針,將出發地和目的地為東京的旅行排除在外。

   

     實行餐飲積分返還等的「Go To Eat」項目將事務局的公開招募開始時間從17日延期至21日。而體育和電影票價打折的「Go To Event」項目將慎重判斷開始時期。

    

     本應在8月1日放寬的活動舉行限制將維持至8月底。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在22日的記者會上強調,「政府的基本方針是兼顧防止感染和社會經濟活動的分階段重啟」。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