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在華日企“想説離開不容易”

在華日企“想説離開不容易”

2020/05/22

PRINT

中日深度觀察

  瑞穗銀行法人推進部主任研究員 湯進:美國于5月15日宣佈新規,要求使用了美國的技術或設計的半導體晶片出口給華為時,即使是在美國國外的廠商也必須得到美國政府的出口許可證。結合白宮經濟顧問庫洛德提出的美企撤離中國的建議可見,美國打擊華為大大超出了經貿範疇。比起庫德洛的發聲,日本政府提出資助日企將其生産基地撤出中國的政策似乎更有影響力。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供應鏈停滯的大環境下,日美同時發聲將企業撤出中國,一時間在國內引發強烈反響。

                

  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後,外資企業的政策紅利在減少,加上中國企業競爭力的提升,外資企業對華投資也日益平穩。近年,在中國國內成本的上升和中美貿易摩擦升級的背景下,在華日企出於分散供應鏈風險和降低成本的考慮,在疫情前即開始向東盟國家轉移。口罩等衛生用品為主旨的日本的遷移政策今後是否會在國家經濟安全層面上成為日企撤離的推手?日係車企能否避免重蹈家電企業的覆轍,長期留在中國發展?本文通過淺析日本製造業以及汽車産業在華現狀,權衡日企撤離中國説之利弊,知己知彼才能讓中日企業在技術和産品上互補,謀求共同發展。

          

廣汽豐田生産的混合動力車雷淩雙擎(筆者攝影)

             

  日企南向東盟是必然

         

  新冠肺炎的蔓延導致中國生産的工業産品和日用品向日本出口滯後,日本國內的汽車工廠被迫停産,口罩荒也持續了數月。日本政府在4月7日出臺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症緊急經濟對策”第Ⅳ部中指出,針對某一國家依存度高的産品和零部件,考慮通過生産基地回歸日本或向東南亞分散來構建強韌的經濟架構。為此日本政府將對中小企業設備搬遷費提供2/3的補助,大企業則提供1/2的補助。

        

  日本雖有國家安全保障方面的考慮,但該政策的目的在於分散供應鏈風險而非出資鼓勵日企撤出中國。該政策無強制力,雖然日企不會因補助大規模撤出中國,但是筆者認為今後中低端産品向東盟轉移的步伐加快,日企在疫情之後會增加中國以外的供應商來規避供給風險。

            

  2012年以後,中日兩國的釣魚島問題催生了日企的“China+One”戰略。隨著中國製造業成本的逐步提高,部分高附加價值且自動化程度比較高的産業回歸日本,而勞動密集型産業遷移到人力成本更低的東盟國家,這也是國際分工的必然趨勢。另外,中國企業的成長以及産品品質的迅速提升也使部分日企的産品競爭力下降,最後不得不退出中國。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於今年3月至4月,對華東地區的710家日企,華南地區的457家日企進行了是否會調整供應鏈的緊急調查,結果顯示:華東地區14%的日企,華南地區15%的日企會做出調整。在中美貿易摩擦和疫情的雙重不確定因素影響下,約85%的在華日企目前持維持態度。其實,過去五年中考慮縮小或轉移在華業務的日企佔在華日企的比例一直維持在10%,日本製造業總體來説難以離開中國,但部分低附加價值行業為了提升價格競爭力而不得不轉移去東盟國家。

       

  日係車企撤離中國非易事

         

  在華常駐日本人目前約12萬4千人,雖比2013年減少了2.6萬人,但是在華日本商務人士的品質也越來越高,紮根于中國當地,能適應當地環境的人才也在逐步增加。日企的人才儲備程度決定了深耕中國市場的可能性。2017年末,在華日企有32,349家,比2015年峰值減少了大約1000家,佔海外日企總體43%。這個比率遠遠高於第2位的在美日企8606家,和第3位的在印度日企2510家。其中在華具有一定規模以上的製造業日企約3700家,佔日企海外製造業企業總體的20%(日本外務省統計)。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59
具有一般參考性
 
5
不具有參考價值
 
6
投票總數: 70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併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併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