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會下調對華加徵關稅嗎?

2022/05/25


      美國總統拜登結束日韓訪問回國後,將考慮是否降低對中國産品徵收的制裁關稅。美國民眾對高通膨日益不滿,拜登考慮在秋季美國議會中期選舉前實施。在中美對立加劇的背景下,如果放鬆對華制裁,必然被在野黨共和黨批評「向中國示弱」,拜登將不得不做出艱難的決定。

    

      拜登5月24日將返回白宮。他在5月23日在日本的記者會上,表示「正在考慮」降低對華關稅,並表示回國後將與美國財務部長葉倫進行協商。

 

      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傑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5月22日,關於降低對華關稅,對媒體表示「一旦得到(總統認為)必要的資訊,會迅速做出決斷」。

 

 

      拜登已指示政府內的經濟團隊分析降低關稅是否有利於抑制物價,並已得到詳細的報告。目前要求追加資訊。

 

      拜登政府一直維持美國前總統川普開始徵收的對華關稅。之所以討論調整關稅,是因為面向11月的中期選舉,應對通貨膨脹已成為最大的爭論點。

 

      提倡降低關稅的葉倫指出,這對抑制物價「具有積極效果」。5月18日,葉倫嚴厲批評川普時期徵收的關稅「不僅損害消費者和企業,在應對中國問題上也沒有戰略性」。

 

      與重視經濟和金融市場的財務部相反,旨在保護製造業和勞動者的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對降低關稅持慎重態度。美國貿易代表戴琪指出「金融和財政也應該考慮(應對通貨膨脹)」。

 

       美國對華關稅本來是2018年以制裁中國侵害智慧財産權的名義發動的。USTR不認為中國已做了充分的改善,指出放鬆制裁缺乏依據。

 

      政府外部也存在贊成和反對兩種意見。美國零售聯合會18日在發給拜登的信函中敦促其做出決定,稱「削減對華關稅可緩解通膨壓力」。據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估算,如果取消對華關稅等前政府加徵的關稅,將會産生使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下降1.3個百分點的效果。4月美國CPI同比上漲8.3%,繼續處於高位。

 


    

       美國在野黨共和黨的對華強硬派則反對降低關稅。參議員比爾·哈格蒂強調:「(2018年7月以後的)關稅啟動後並沒有發生通貨膨脹。削減關稅只會利多中國」。

 

      對拜登來説,削減對華關稅是一個艱難的政治決定。雖然他因選舉前極力遏制物價而受到好評,但也不可避免地被在野黨批評「軟弱」。

 

美國總統拜登5月23日在東京的記者會上(Reuters)

 

        拜登政府態度不明確的背景原因之一,是對華經濟政策遲遲沒有制定出來。拜登23日宣佈啟動抗衡中國的「印度太平洋經濟框架(IPEF)」。但最為重要的雙邊關係仍只停留在「得到的指示是考慮應該如何推進對華貿易」(沙利文)的階段。

 

        中國方面曾多次表示,美方取消對華加徵關稅符合美國消費者和企業的根本利益,有利於美國,有利於中國,有利於世界。

 

       中國的相關人士表示:「取消對華加徵關稅作為重新加快出口的契機而受到期待」。因為近期由於疫情對策,中國國內經濟正在惡化。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前代理副代表溫迪·卡特勒(Wendy Cutler)表示:「拜登政府在沒有得到中國回報的情況下降低關稅,這在政治上很難實現。應該討論分階段削減關稅的方式,如果中國下調報復性關稅,美國也降低關稅」。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鳳山太成 華盛頓報道、川手伊織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