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將新設經濟定期磋商機制

2016/01/26


  中日兩國政府和中央銀行計劃,最早於年內新設經濟和金融問題的磋商機制,現已進入調整階段。日方希望中國解決國內設備過剩問題、進行國有企業重組,在金融合作方面取得進展。中方則希望通過展現緊密的經濟關係,擴大來自日本的投資。人民幣的長期穩定也將成為焦點。意在大力宣傳中日兩國為全球經濟穩定正在努力做出積極貢獻。

  中日兩國政府目前正在討論於3月在東京召開部長級「高層經濟對話」,屆時將就啟動新磋商機制達成共識。這是中日兩國政府和央行首次構建定期對話機制。日本將派遣外務省、財務省、經濟産業省、內閣府及日本央銀的工作人員,中國將派外交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及中國央行的相關人員出席。另一方面,目前中日財長正在開展財務對話,有提議稱兩國央行也應一同參加,具體詳情將在今後商討。

  新機制中,雙方將就今後5年在經濟領域的合作進行磋商。比如,日方要求中國當局設立「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的框架,使機構投資者可直接投資以人民幣計價的股票及債券。日本央行和中國央行正在對再次簽訂貨幣協議進行談判。新機制還將考慮製造加快談判進程的機會。

  在國際關稅方面,如何避免跨國公司逃稅的對策被提上議程的可能性很大。在製造業領域,日方將敦促中國採取措施,消除鋼鐵和化工産品的生産過剩。在環境和能源領域,雙方將在大氣污染對策等方面加強合作。

  日本和中國分別是2016年七國集團(G7)峰會和二十國集團(G20)峰會的東道國。在全球經濟減速越來越令人擔憂的背景下,2016年成為考驗中日兩國領導能力的一年。雖然仍存在南海主權問題和歷史認識問題,但雙方仍希望在經濟領域加深合作。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