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升值背後的中德對美博弈

2017/07/13


      源自歐洲的長期利率上升正在推動歐元升值。雖然主角是歐洲中央銀行(ECB)行長德拉吉,但還存在背後的推動者。那就是德國總理梅克爾。在貿易和貨幣問題上,為了避免與美國的正面衝突,正在倡導容忍歐元升值。而其背後隱約可見的是中國的影子。

 

    美元、日元、歐元。對比這3種貨幣,日元最弱,另一方面,歐元的強勢最近日趨突出。促進歐元升值的是6月27日德拉吉的發言。被解讀為暗示退出貨幣的量化寬鬆,這使得歐元在主要貨幣中獨自走強。但在1個多月之前的5月22日,梅克爾就撒下了歐元升值的種子。

 

 

    訪問柏林一所學校的梅克爾承認,「歐元過於弱勢」,列舉了推進貨幣寬鬆的「歐洲央行的政策」。作為歐元貶值的結果,表示「德國的産品相對變得廉價」,提出了正在導致德國的貿易順差擴大這一認識。

 

    德國總理針對匯率行情水準作出表態實屬罕見。更何況還存在自德意志聯邦銀行時代起就重視央行獨立性的國情,提及「歐洲央行的政策」等可以説史無前例。

 

    梅克爾明顯意識到美國。川普政權嚴厲批評了德國貿易順差中的對美國順差,並指出原因是歐元的貶值。梅克爾採取向學生發表講話的形式發出了信號,即德國早已知曉這一問題。

 

    當然,即使打算推動歐元升值,在歐洲央行繼續實施貨幣寬鬆的情況下,升值也難以變為現實。對歐洲央行來説,眼前的絆腳石正是德拉吉的老家義大利的銀行的不良債權問題。

 

    德國對於義大利當局的公共資金注入提出了嚴格條件,但已開始通過放寬條件來推動義大利的銀行重組。你若有心,我亦有意。由於看到了平息金融動盪的頭緒,德拉吉暗示將退出大規模貨幣寬鬆。結果,德國等的長期利率上升,歐元不斷升值。

 

  


  

  梅克爾容忍歐元升值,還為了避免欠美國的人情。在德國漢堡舉行的20國集團(G20)峰會上,在自己定位為最優先課題的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問題和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方面,梅克爾沒有向川普做出讓步。同時,在G20會議之前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會談中,梅克爾也強調了稱得上「中德軸心」的關係。

 

    德國100%支援「一個中國」原則,將與中國推進「一帶一路」框架,將致力於世界與地區「重大爭端問題的相互溝通與協調」——在中德首腦會談後梅克爾總理如此表示。

 

    梅克爾似乎是在向美國釋放信號,即川普政權在貿易政策上偏向保護主義是美國的自由,但德國將與中國攜起手來加以應對。擔任G20峰會主席的梅克爾的這種姿態對於中國來説也屬於正中下懷。

 

    中國在匯率方面與德國相同。為了防止人民幣貶值,中國當局正在加強限制資本外流。因此,人民幣也與歐元保持一致步調,對美元匯率呈現升值態勢。

 

會談前握手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德國總理梅克爾(5日,柏林,kyodo)

 

    在1985年的廣場協議中也出現尋求通過主要推高日元和德國馬克的對美元匯率來消除美國的貿易逆差的情況。但當時的主角是美國和日德兩國。而此次,面對發出抱怨的美國,似乎是中國和德國站到了一起。

 

    日前發佈的6月美國就業數據表現強勁,導致日元對美元貶值。影響目前匯率行情的是海內外利率差。但是,有關貿易和貨幣政策的浪潮無疑已經湧來。

 

    安倍晉三政權也應該已經感覺到了這一點,因此在G20峰會之前,日本與歐盟(EU)之間敲定了經濟夥伴關係協定(EPA)的框架協議。為了避免在世界的「大博弈」(The Great Game)中掉隊,各國正迎來無法猶如與自己無關那樣談論政局的局面。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瀧田洋一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