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GDP增速趕超中國 內需穩健前景光明
2016/06/01
較低的物價上漲率對消費擴大構成利多(孟買的購物中心) |
佔到GDP近60%的個人消費在支撐著印度經濟。2015年度的個人消費增長7.4%,2014年度這一數字為6.2%。2015年度的新車銷量增長8%。印度最大的乘用車公司——日本鈴木子公司馬魯蒂鈴木2015年度的利潤創下歷史新高。據美國調查公司IDC統計,2015年智慧手機供貨量同比增長29%,全年超過了1億部。
較低的物價上漲率對消費擴大構成利多。在油價走低的背景下,印度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維持在4~5%的水準上,與2014年上半年的7~8%相比處於低水準。由於物價沉寂,印度儲備銀行(央行)自2015年1月以來共實行了5次降息。
但是,全球經濟減速不可能對印度沒有影響。截至2016年4月,印度的月出口額已連續17個月同比下滑。但印度緩慢的貿易逆差對增長率出口的貢獻度很小。
儘管來自海外企業的投資還在增加,但印度企業卻存在問題。根據民間調查機構統計,2015年度印度企業新公佈的設備投資計劃約為4.5萬億盧比,比2014年度減少了18%。只有「9%時期」的一半左右。
印度經濟學分析師蘇尼爾庫馬爾·辛哈認為,印度企業投資低迷的背景在於「製造業的産能過剩,基礎設施類企業的債務負擔重」。印度銀行部門持有超過4萬億盧比的不良債權,企業難以獲得用於投資新項目的資金。
印度財政部長賈特里強調,2016年度的增長率「將超過2015年度」。「雨水」成為印度經濟的最大期待。雨季(6~9月)的降水量直接關係到農作物的産量,決定著佔印度70%人口的農村經濟。儘管最近2年降水量偏少,但預測2016年將達到平均水準以上,多數觀點認為農村消費也將擴大。
莫迪政府在政策運營方面也呈現一片光明的前景。5月中旬,印度政府通過了「破産倒閉法」,隨後在地方選舉中票數大增。如果一系列的政績能加快改革速度,企業和消費者的心理也將更加積極。
為實現長遠增長,印度儲備銀行給各家銀行設定了期限,要求在2017年3月前處理完不良債權。從短期來看,有可能帶來企業投資進一步收縮的風險。
作為長年的經濟課題,財政赤字的負擔也在減輕。2012年度經常帳戶赤字在GDP中的佔比接近5%,而目前已經降至1%左右。在當前經濟穩定的局面下,如何推進結構改革,將決定印度能否步入高增長。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孟買 堀田隆文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