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不可小視
2015/08/18
村山宏:「帥吧!這是我的哈雷摩托」,在印度西部的商業之都孟買,當我走進一家摩托車店打算隨意看看時,一位當地成年男子一邊給我看智慧手機拍的照片,一邊得意的説。他告訴我這輛哈雷售價超過2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0萬元),他本人在一家外資金融機構工作,當天是和妻子一同來買摩托車配件。
在孟買的班德拉(Bandra)地區,雲集著包括施華洛世奇、勞力士等高檔品牌店。直到現在,孟買市內仍可以找到好幾處貧民區,但班德拉確是一番別樣的天地。富裕層毫無顧忌的購買昂貴商品的場景讓人感覺似曾相識。沒錯!那就是2000年~2005年間的北京和上海。
在印度,富裕層的消費熱潮是否也會擴大至一般市民。顧客熙熙攘攘的寶石批發街(4月,孟買,小林健攝) |
2002年,英國的豪華車品牌賓利在中國開設了行銷網點,隨後中國變成了該品牌約350萬元人民幣高檔車在全球最熱銷的國家。當時,這種情形被認為不過是少數有錢人在「擺闊」而已,但現在回想起來,這正是由富裕層開啟的消費熱潮的預兆。
隨著消費熱潮遍及越來越廣大的群體,2005年左右中國駛入了經濟起飛期。名義國內生産總值(GDP)在2005年起的10年間增至逾10萬億美元,增加了近4倍。新車銷售量也增至4倍以上,達到2300萬輛。而如今,印度也同樣在一些領域出現了一些經濟起飛的跡象。
2005年的中國和2015年的印度相比相似點頗多。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2015年印度的名義GDP將達到2.3萬億美元,增長至與中國2005年時相同的水準。而每人平均GDP有可能略超2005年時中國的水準,達到1800美元。
預計2015年印度的新車銷售量將同比增加5%,達到340萬台。而中國2005年的新車銷量是500多萬輛。即便如此,印度車用照明設備的大型企業Lumax的首席執行官(CEO)VINEET SAHNI依然充滿自信的表示:「印度市場在今後10年間也有可能(和中國一樣)增長4倍到5倍。」
Lumax的工廠在孟買附近的工業城市浦那(Pune)。這裡擁有德國戴姆勒和大眾汽車的工廠,支撐著印度經濟的發展。
存在邊境糾紛的中印兩國長期以來都被視為是同地區的競爭對手。從人口規模上看,中國13億,印度12億,分居世界第一、二位。名義GDP方面,一直到2005年左右印度都相當於中國的約40%,但是此後由於中國經濟發展,兩國間GDP差距擴大至5倍以上。
由於力量平衡的打破,印度對中國的牽制力降低。中國將主導設立多數歐洲國家也參加的新國際金融機構亞投行。同時還加強了在南海的軍事活動,並開始伺機進入印度洋。
印度作為金磚國家之一力求擴大其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要想追上中國,對印度而言只能期待在中國經濟減速期間真正實現經濟起飛。IMF預測2015年印度的實際經濟增長率將達7.5%,而中國則為6.8%。印度在經濟增速上反超中國還是1999年以來的首次。同時IMF還預測稱,今後印度的增長率也將維持在7.5~8%之間,而中國則可能下降到6%~6.5%。另據聯合國預測,印度人口也有望在2025年以後超過中國。
阻礙印度經濟增長的因素不少。比如基礎設施落後、貧富差距、低效率的國營企業、不透明的行政許可權……。然而,中國也一直在被指有這些缺點。印度能否像曾經的中國那樣實現騰飛,兩國比肩之日能否到來?這一視角對預測中國的未來也很重要。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孟買 編輯委員 村山宏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