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GDP增速超中國

2016/08/19


  在亞洲新興國家中,菲律賓的經濟增長速度日趨突出。8月18日,菲律賓政府發佈的數據顯示,2016年4~6月實際國內生産總值(GDP)同比增長7%,按季度計算創出3年以來新高。因個人消費表現堅挺,GDP增長率高於中國(6.7%)和越南(5.6%)等周邊國家。6月底上台的杜特蒂政府提出通過地方基礎設施開發消除地區間貧富差距的重點政策,如果得以實現,菲律賓有望迎來進一步增長。

城市地區的購物中心門庭若市(8月18日,菲律賓達沃市)

  此次是杜特蒂執政後首次發佈GDP統計數據。在杜特蒂老家達沃市舉行記者會的國家經濟發展署署長佩尼亞(Ernesto Pernia)表示,「新政府開創了非常良好的開局。希望進一步強化上屆政府延續下來的宏觀經濟和財政的良好形勢」。

  佔GDP總量70%的個人消費成為高增長的拉動引擎。4~6月,個人消費增長7.3%,比上季度高出0.3個百分點。海外打工者向國內匯款增至全年3萬億日元,相當於GDP的10%。隨著呼叫中心等業務委託産業的發展,菲律賓人的收入水準正在提高。此外,5月9日總統選舉帶來的「特殊需求」也推高了消費。

  最近,這一趨勢擴大到了首都馬尼拉以外。南部民答那峨島的最大城市達沃迎來美國等的呼叫中心巨頭入駐,增加了當地的就業機會。在商業設施方面,美國Forever21 和瑞典的H&M等海外知名服裝品牌相繼入駐。

  菲律賓經濟基本集中在馬尼拉首都圈,消除首都與地方的貧富差距是多年來的課題。最近數年來,菲律賓整體經濟雖然保持高速增長,但仍有4分之1民眾屬於貧困階層,這一實際情況並未改變。

  長期擔任達沃市長的杜特蒂總統將通過開發「非馬尼拉」經濟區來消除貧富差距。希望將國內外投資吸引到地方,激活製造業和旅遊業。在達沃市,綜合性企業生力集團(San Miguel)正在進行建設大規模工業園區。

  佩尼亞在18日的記者會上強調,「總統推進的治安改善措施有助於吸引外資。如果完善港口等基礎設施,達沃的競爭力不會遜於馬尼拉」。

  人口達到1億的菲律賓在東南亞擁有僅次於印度尼西亞(2.5億人)的人口規模。國民平均年齡僅為23歲,增長空間巨大。要釋放潛力,維持高增長,就必須要穩步推進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吸引外資,力爭實現全國均衡發展。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達沃 佐竹實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