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P「漂流」將改變亞洲外交、安保

2016/11/23


   世界自由貿易體制正在迎來轉捩點。這是因為美國下一任總統川普11月21日明確表示退出跨太平洋經濟合作協定(TPP)。TPP的「漂流」已成定局,以巨大自由貿易協定為核心推進的貿易自由化的倒退不可避免。本應成為對抗中國的主要措施的TPP陷入僵局將對外交和安全保障産生巨大影響。

    川普21日表示,在明年1月就任首日「宣佈退出」TPP。同時表示力爭推動「促使工作和産業回歸美國的公平的雙邊貿易談判」,彰顯出的想法是與大規模自貿協定相比,傾向於通過雙邊談判獲得有利於本國的條件。

   今年2月包括美國在內的12國簽署了TPP,在參加國中,國內生産總值(GDP)合計達到85%以上的6國以上完成國內程式才能生效。只要佔GDP合計6成的美國拒絕批准,就無法生效。

 

    美國歐巴馬政府推進的TPP主要有2個意圖。其一是拉攏今後有望實現高增長的東南亞和中南美國家,構建巨大貿易圈,以促進美國的增長。

    一直站在全球化前列的美國企業建立了跨境零部件和産品的供應鏈。如果仍存在關稅和外資限制等較高貿易壁壘,就難以高效發揮作用。美國歐巴馬政府的戰略是作為通過TPP開放本國市場的回報,要求其他參加國接受自由度高的貿易規則。

    另一個意圖是牽制中國。歐巴馬政權一直在將外交和安全保障的重心轉移至亞太地區。而TPP就是其中一環,希望使TPP發展為對抗中國的主軸。

   但下一任美國總統川普提倡「美國第一」,通過拉攏在全球化過程中落伍的白人中産階層贏得了政權。川普原本就對亞太地區的安全保障缺乏關注,表示退出作為全球化象徵的TPP可以説是自然而然的趨勢。

    但是,如果美國轉向保護主義,反而有可能會拖美國經濟的後腿。這是因為零部件和産品的進出口成本將提高,弱化美國企業的競爭力。

   此外,亞太地區的勢力均衡也將發生改變。如果中國認為美國將減少對這一地區的關注,有可能在南沙群島等處加強活動。

    日本在世界貿易組織(WTO)陷入功能紊亂的背景下,一直將大規模自貿協定視為貿易自由化的引擎。日本的戰略是首先實行TPP,然後將由此制定的貿易規則推廣至其他大規模自貿協定,但今後將不得不作出調整。

    日本近來在領土等問題上與中國形成對立。對於日本來説,TPP的實現在牽制中國方面也具有重要意義。

   安倍政權定位為增長戰略支柱的TPP的前功盡棄正在成為動搖日本經濟和安全保障的因素。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