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在RCEP談判臨時變卦背後的焦慮

2019/11/29


  在中日韓等16個國家推進的東亞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談判中,印度突然暗示了退出談判的可能性。其背景是受印度國內經濟減速影響,莫迪政府的支持率急劇下跌,擔心農戶進一步叛離。印度在顧及票倉的同時,對外又聲稱將留在談判中,自相矛盾的發言令各國感到困惑。

  

在RCEP首腦會談上,印度總理莫迪(中間)突然暗示可能退出談判(11月4日,曼谷,Reuters)

  

  「無論是甘地的智慧還是我自己的判斷力,都不允許我們加入RCEP」,11月4日晚,在曼谷舉行的RCEP首腦會議的尾聲,莫迪搬出印度獨立之父甘地的名字,提出退出談判的可能性。在之前的討論中,聯合聲明已經決定要寫入「包括印度在內力爭2020年簽署協定」的內容,但是莫迪卻突然變卦。

 

  當場否定各國首腦好不容易匯總的聯合聲明,這種情況在國際談判中十分罕見。專攻印度經濟的日本國際基督教大學高級準教授近藤正規分析稱,「印度經濟減速,經濟低迷導致民意的反對聲升高,成為莫迪這番發言的背景」。

 

  莫迪的支持率下跌

 

  莫迪對與印度對立的巴基斯坦採取了強硬姿態。在5月的總統選舉中大勝,莫迪似乎是鞏固了第2任期的政權基礎。但是2019年4~6月印度的經濟增長率時隔6年下跌至5%,將於11月29日公佈的7~9月經濟增長率也可能跌至4%左右。

 

  2019年夏季由於氣候異常,農作物歉收,不少農戶收入減少。失業率也創歷史最高水準,「反莫迪」的岩漿正在悄然湧出。在10月底舉行的印度2個地方選舉中,原本預計將取得壓倒性勝利的執政黨印度人民黨(BJP)風光不復,議席減少。莫迪在10天後暗示將退出RCEP談判。

 

  「莫迪總理,謝謝你。你挽救了印度」,在莫迪暗示退出RCEP談判後,印度國內的農戶和中小企業相繼發聲,對莫迪轉變方針表示歡迎,在地方報紙上刊登了感謝莫迪的廣告。

 

  印度的平均稅率為7.6%,在RCEP16國中也屬於較高水準。關稅下調將導致競爭力低下的印度農戶和中小企業受到衝擊,尤其是起司畜牧農戶很擔心紐西蘭和澳大利亞的廉價乳製品流入印度。莫迪政府不得不顧及佔印度人口5成以上的農戶的意向。


 

  另一方面,産業界則對RECP抱有很高期待。從短期來看,雖然中國和東盟(ASEAN)的電子産品等流入印度後有貿易赤字擴大的可能,但同時可以期待在快速增長的亞洲擴大價值鏈,推進産業高度化和提高投資。

 

  此外還有望在域內增加印度主力産業的汽車、鋼鐵和製藥的出口,成為莫迪政府提出的産業振興政策「Made In India」的提振良機。印度工業聯合會會長比庫拉姆(音譯)表示,「從10年後來看,在有活力的15國市場加速成長的效果巨大」。

 

  態度不明,令人困惑

 

  莫迪政府內部的態度也不統一。印度工商部長皮尤什·戈亞爾(Piyush Goyal)在莫迪表明退出RCEP談判的第2天表示,「如果印度的要求被滿足,就有可能留在談判中」。

 

  印度尼西亞政府的RCEP談判相關人士表示,「還沒有接到印度任何退出談判的正式通知」。如果印度真的退出談判,必須要通過外交文件通知作為窗口的印尼政府,不過印度在首腦會談後並未聯絡印尼政府,認為「印度2020年也參加談判的可能性仍在」。

 

  印度被認為將在2030年代之前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如果印度退出,RCEP的魅力將降低,對於日本來説,締結RCEP協定和與中韓締結自由貿易協定(FTA)的經濟效果幾乎沒什麼區別。日本政府相關人士也感嘆,「完全搞不懂印度的態度」。

 

  印度也十分清楚,如果在亞洲陷入孤立,投資者將遠離印度,這與莫迪的「向東看(Look East)」政策背道而馳,但同時也不能無視作為票倉的農戶的要求。現在還看不透莫迪打出的「RCEP退出牌」的走向。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新德里 馬場燃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