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25 星期五

  • 0411

  • 搜索
Home > 政經觀察 > 投資/貿易 > RCEP圍繞是否排除印度展開拉鋸戰

RCEP圍繞是否排除印度展開拉鋸戰

2019/11/06

PRINT

      由中日韓等16國參加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談判於11月4日結束領導人會議,放棄了在年內達成妥協。印度對削減關稅持慎重態度,關於如何處理這一局面,各國出現分歧,出現了在談判中排除印度的觀點。日本反對部分國家提出的「排除印度」的協議,圍繞廣域經濟區主導權的拉鋸戰逐步浮現出來。

  

      談判各國11月4日在領導人會議後的聯合聲明中提出了將以2020年簽署為目標繼續協商的方針。但在聯合聲明發佈後約20分鐘,就出現了面臨著破裂的局面。印度外交部的局長辛格(Vijay Thakur Singh)在曼谷的酒店裏突然表示「已告知各國不參加本次協議」。

 

 

      針對防止進口産品急劇增加的緊急進口限制(Safeguard)措施不完備及貿易赤字擴大等問題,辛格稱「存在對印度來説尚未得到解決的重要擔憂」,暗示出甚至有可能退出RCEP談判。記者們就具體意圖進行了提問,但辛格並未多講,在記者會上只露面幾分鐘時間就匆匆離開。

 

      RCEP一直由中日、東盟和印度等推進談判。如果達成協定,將形成佔全世界約一半人口、約三成貿易額的巨大自由貿易區。印度退出的話,人口和貿易額將分別減少約37%和約7%。

 

      印度對中國擁有鉅額貿易赤字。如果下調關稅,中國産品進一步流入的話,很可能對國內産業造成打擊,因此有著強烈的危機感。印度總理莫迪還擔心本國經濟陷入停滯,眼下不得不將目光轉向比貿易自由化更為關切的高失業率與貧困等內政問題。

 

     印度在談判的最後階段,為保護本國産業,開始要求其他國家的家電産品和食品等在進入印度時,應使用3成以上原産于印度的零部件和材料。針對所擔心的對華貿易,要求引入緊急進口限制,阻礙了談判的最終完成。

 

      對於印度的突然態度,相關國家很難揣摩其真實意圖。日本經濟産業相梶山弘志在11月5日的記者會上強調「致力於包括印度在內共同簽署是16個國家的共識」,並表示「尚無法確認印度退出這一事實」。日本政府內部就印度的做法也有觀點認為「也許是為了促使各國讓步而採取的談判手段」(談判人士),正在加緊進行確認。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9
具有一般參考性
 
2
不具有參考價值
 
7
投票總數: 18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