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需求萎縮或發展成結構性問題
2020/03/23
在已封鎖全境的義大利,3月12日零售店和餐飲店一齊暫停營業。在經濟城市米蘭,咖啡館自不必説,麥當勞等連鎖店也全部關門。經銷生活必需品的超市仍然開門營業,但「請保持1米距離」的標語隨處可見。
隨著出行限制和活動的自行取消等新型冠狀病毒對策的強化,消費的暫時萎縮將難以避免。如果招致因企業破産和裁員而喪失工作這種不安的連鎖反應,消費的萎縮有可能從暫時性現象發展為長期的結構性問題。
服務業遭到直接打擊
消費下滑尤為嚴重的是佔整體4成以上的服務領域。旅行和觀光處於毀滅狀態。從美國民宿仲介巨頭愛彼迎(Airbnb)的預訂件數來看,3月第1周相比2個月前,紐約大幅減少21%,羅馬減少41%。
在1月底禁止中國人入境的新加坡,數據分析公司STR的數據顯示,成為美朝首腦會談舞臺的酒店的2月入住率降至27.9%。博彩設施的保安抱怨稱「不斷被減薪」。
![]() |
準備關店的巴黎餐廳(Reuters) |
此外,失業的不安在擴大的是航空産業。廉價航空公司挪威航空(Norwegian Air Shuttle)決定,除倫敦起降之外的歐美航班在4月底之前全面停飛,暫時解僱員工的最多5成。此外,英國航空大型企業英國航空向員工發出警告:「已無法維持目前的雇用水準」。
在義大利,因孩子無法去學校而在家處理行銷工作的女性(50歲)表示「有可能遭遇裁員」,透露出不安。在歐洲,無法工作和消費的家庭收支的萎縮正在成為現實。
在勞動人手持續短缺的日本,預定4月入職的學生的內定取消等不安的萌芽開始出現。世界銀行統計顯示,世界的失業率在雷曼危機後的2009年提高至5.6%,但2018年低於5%。目前處於企業和家庭收支相互産生積極影響的良性循環可能逆轉的危險局面。
就業或將受到波及
世界多次跨過2008年雷曼危機和日本2011年的東日本大地震及核電站事故等沉重打擊,一直維持增長。此次在人員和貨物流動停滯這一點上有所不同。
在考慮新型危機的特徵的基礎上,有序的應對不可或缺。首先需要通過資金週轉對策防止企業破産,同時應儘快採取防止就業受影響的舉措。日本政府出台了旨在穩定就業的增加企業補貼的特例措施。德國已宣佈,實施支援企業資金週轉的無限制的信貸。
![]() |
對於家庭收支,也需要採取給不安的連鎖反應踩下煞車的應急措施。日本討論的現金發放和川普總統表明的工資減稅等財政刺激是今後的討論焦點。
佔世界國內生産總值(GDP)6成的個人消費約為50萬億美元。個人消費收縮有可能成為經濟衰退的主因。有必要提前推出維持消費者心理的政策,同時各國要攜手提出抑制疫情擴大的路線圖,找到平息的線索。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