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經濟在東盟一家獨贏
2020/11/19
越南經濟在東南亞國家中呈現出「一家獨贏」的局面。該國2020年7~9月的實際國內生産總值(GDP)維持正增長。印度尼西亞等國則因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擴大而導致經濟趨冷,差別一目了然。預計2020年內越南的名義GDP將超過新加坡等國。
![]() |
越南的出口保持增長(胡志明市,REUTERS) |
越南7~9月GDP同比增長2.62%,繼4~6月之後,再次在疫情之下保持正增長。在東南亞主要國家因疫情蔓延而陷入負增長的情況下,成功遏制疫情的越南持續保持增長。從中國等地遷至越南的生産基地增加,出口不斷擴大。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2020年內越南的名義GDP將超過新加坡和馬來西亞,躍居東盟(ASEAN)第四。
中美摩擦成為東風
越南經濟增長的原動力是出口增加。10月,越南出口額達到267億美元,同比增長9.9%。據越南工商部預測,2020年全年的出口額將保持同比3~4%的增長,這將對經濟增長起到支撐作用。
10月下旬,丹麥大型海運企業AP穆勒·馬士基的超大型貨櫃船首次駛入越南南部最大港口蓋梅港。以前越南的貨物都是經由新加坡等國的港口出口到歐美,由於出口量擴大,駛往歐美的超大型船開始直接停靠越南港口。可見貨物需求的高漲。直接運輸可降低成本並縮短時間,因此有助於提高越南的出口競爭力。
![]() |
越南出口擴大的主要原因是中美貿易摩擦開始後,生産基地從中國遷至該國的動向加快。為了避開美國的加徵關稅,跨國企業以及中國當地企業紛紛將工廠搬遷至人工費便宜、工人素質較高的越南。已在這裡開設智慧手機工廠的南韓三星電子甚至考慮關閉中國的電腦工廠,將其遷往越南。
新冠感染者僅1300人
越南的新冠感染病例累計僅為約1300例,對經濟的負面影響控制在最小限度,這一點做出了重要貢獻。越南全境僅在4月實施了約3周的外出限制令,境內生産活動之後迅速恢復。失業率的上升得到遏制,在GDP中佔7成的個人消費也保持堅挺。
一方面,越南以外的主要東盟國家依然無法擺脫負增長。馬來西亞7~9月的GDP同比下滑2.7%,在GDP中佔比6成的服務業下降4%,拖累了總體經濟。旅遊相關産業嚴重低迷,馬來西亞酒店協會驚呼「10月下旬的客房入住率只有20%,繼續這樣下去的話,只能進一步裁減人員」。
泰國11月16日公佈的7~9月GDP也下滑6.4%,已連續3個季度負增長。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2020年全年GDP預測,越南增長1.6%,而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均下滑6%,泰國下降7.1%。從名義GDP來看,越南將超過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在東盟10國中,排名將上升至僅次於印度尼西亞(第1位)、泰國(第2位)、菲律賓(第3位)的第4位。
越南的每人平均GDP約為3500美元,雖然低於新加坡(約5萬8500美元)和馬來西亞(約1萬零200美元),但疫情加劇了東盟區域內經濟規模的排位變化。
在GDP位居東盟第一的印度尼西亞,疫情持續蔓延,10月以後馬來西亞因暴發「第二波」疫情而吃盡苦頭。只要疫情得不到控制,消費者減少外出等因素就會導致經濟活動停滯,經濟復甦遲緩。儘管東盟各國描繪出了2021年增長率大幅改善的願景,但根據疫情的實際情況,越南一家獨贏的局面仍可能在2021年上半年持續。
越南也存在令人擔憂的因素。主流觀點認為,已宣佈自身在美國大選中獲勝的拜登或繼續對中國採取嚴厲態度。但是,如果拜登取消川普政府對中國加徵的懲罰性關稅,生産基地由中國遷至越南的動向可能會放緩。
2021年1月的越南共産黨全國代表大會臨近,該國政府2020年實施了比上年更多的公共投資,但2021年這方面的效果將會減弱。越南共産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後建立的新體制下的經濟規劃將左右該國中長期的競爭力。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中野貴司 新加坡、大西智也 河內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