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難實現V復甦,只有中國不一樣?
2020/07/31
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擴大正在給世界經濟造成巨大傷痕。美國商務部7月30日發表的數據顯示,4~6月實際國內生産總值(GDP,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後)快報值換算為環比年化增長率萎縮32.9%。由於疫情再次擴大,7~9月的復甦勢頭也面臨不確定性。新冠病毒感染和經濟停止這一複合危機看不到結束的跡象,能否維持就業支援措施等成為目前的焦點。
4~6月美國GDP創出有統計數據的1947年以來最大降幅。德國30日發表的4~6月GDP環比下降10.1%,換算為環比年化增長率甚至出現超過美國的35%前後的下滑。
各國的傷痕都很明顯。摩根大通預測稱,4~6月歐元區的增長率按年率計算為-40%。疫情擴大仍未停止的印度也減少40%,巴西減少51%,面臨史無前例的經濟惡化。
美國等各國于4、5月相繼重啟經濟活動,復甦預期加強。各國均預計7~9月換算為環比年化增長率實現2位數的正增長。
![]() |
但新冠病毒疫情再次擴大,經濟活動的停滯跡象迅速加強。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主席鮑威爾明確表示,「如果從信用卡的數據觀察,個人消費自6月下旬起減速」。
雖説7~9月轉為正增長,但仍低於新冠病毒疫情前的水準。根據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的預測,美國同期的GDP比危機前(2019年10~12月)萎縮6%。
歐元區也萎縮10%。在德國,作為支柱産業的汽車産業嚴峻。4月國內乘用車産量比上年同月減少97%。6月也為比上年同月降低2成的水準,德國戴姆勒認為,「今年下半年無法追回因新冠病毒而減少的銷售」。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