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仍未恢復至疫情前水準
2022/02/16
日本經濟時好時壞的情況仍在持續。2021年10~12月的實際國內生産總值(GDP)按年率換算增長了5.4%,雖然實現了正增長,但7~9月因發佈緊急事態宣言,消費大幅下降,此次增長很大程度上只是其反作用影響。雖然美國和歐元區的GDP都已超過疫情前水準,但日本尚未恢復至疫情前。由於傳染性強的奧密克戎毒株流行,進入2022年以後經濟仍難以避免會急劇減速。
按年率換算,2021年10~12月日本實際GDP的金額為541萬億日元,比新冠疫情前的2019年10~12月(542萬億日元)減少近1萬億日元(-0.2%)。
雖然個人消費和出口恢復到了高於疫情前的水準,但設備投資相較於2019年10~12月下滑3.3%。在疫情長期化的情況下,企業信心遲遲無法恢復,這一點令人擔憂。公共投資也比疫情前低5.5%。
![]() |
美國儘快完成疫苗接種的舉措取得成效,2021年4~6月GDP已恢復到疫情前的水準。從歐元區的情況來看,在2021年夏季個人消費大幅恢復等因素的推動下,2021年10~12月GDP水準超過了疫情前。
從日本的情況來看,2019年10~12月剛剛將消費稅上調至10%之後不久,GDP水準本來就比較低。連超過這樣的低水準都需要很長時間,由此可見疫情之下日本的恢復能力有多弱。
在2月15日內閣會議結束後召開的記者會上,日本經濟財政再生相山際大志郎就目前的經濟動向表示,「需要充分注意奧密克戎疫情的蔓延以及資源和原材料價格高漲帶來的經濟下行風險」。他強調,將竭盡全力進行防疫,「營造可繼續大力開展經濟社會活動的環境」。
今年1~3月以後的經濟前景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當前因奧密克戎流行,以個人消費為中心,日本的經濟活動陷入低迷。谷歌的人員流動數據顯示,從2月上旬的情況來看,零售店、主題公園等娛樂場所的客流量比疫情前減少了17%左右。減幅逼近德爾塔病毒肆虐的2021年夏季(減少19%)。
當前東京等地區適用「防止蔓延等重點措施」的期限延長,餐飲店也繼續縮短營業時間。雖然2021年年底客流有所恢復,個人消費也出現回升,但景氣再次陷入低迷的風險依然很高。
![]() |
近期日本新冠感染者增加,個人消費存在下行風險 |
15日公佈的2021年全年實際經濟增長率為1.7%。雖然是3年來首次轉為正增長,但相較於疫情迅速蔓延的2020年(-4.5%)的下降,反彈力度有限。與美國(5.7%)和英國(7.5%)相比,增長率也比較低。
分析一下單位人口的新冠感染人數與經濟增長率之間的關係就會發現一個現實,那就是經濟復甦與防控疫情極難兼顧。
雖然英國、美國、法國的感染人數處於較高水準,但2021年的GDP增長率也很高。而日本和德國的情況是,雖然感染人數處於較低水準,但從GDP來看,恢復能力有限。中國是個例外,實現了8.1%的高增長,感染人數也控制在了較低水準,採取的方式是在感染者很少的情況下封鎖區域、通過行程碼等管理人員出行,力爭清零。
在疫情長期持續的情況下,如果繼續採用犧牲經濟和社會活動來控制疫情的方式,將不可避免地導致收入低迷和就業形勢惡化,也會對教育和文化活動産生嚴重的負面影響。
另一方面,對日本來説,管理人員行動的抗疫方式並不現實。需要面向「與新冠共存」而重新制定戰略,包括完善醫療體制、加強檢測、在法令方面對新冠疫情重新定位等。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