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進口國經濟隱憂加強

2022/04/01


       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長期化,全球經濟減速的風險正在加強。資源價格走高導致通貨膨脹加劇,拉低個人消費的隱憂加強。在能源資源依賴進口的國家,大幅下調經濟預期的趨勢突出。烏克蘭危機正在給經濟從新冠疫情中復甦的前景投下陰影。

    

      「(與預期相比)增長率下降,通貨膨脹率上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在3月22日的會議上這樣説,表示將下調將4月發佈的世界經濟整體展望。並警告稱,從疫情中復甦遲緩的國家「或將陷入經濟衰退」。

    

       下調2022年實際經濟增長率預期的趨勢相繼出現。QUICK FactSet匯總的民間經濟學家的預測中間值顯示,美國從2021年底的4.0%下調至最近的3.6%,而歐元區則從4.1%下調至3.7%。

     

 

       日本經濟研究中心發佈的日本2022年度增長率預測平均值3月為2.56%,相比2021年12月(3.03%)有所下調。按國別來看,原油和天然氣等能源依賴進口的國家的增長率下調引人關注。

    

       天然氣採購依賴俄羅斯的德國下調0.8個百分點,能源自給率低的義大利也下調0.6個百分點。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統計顯示,從俄羅斯産佔能源供應的比例來看,德國達到29%,而義大利為28%。

 

 

       來自俄羅斯的能源進口占整體約4~5成的芬蘭和奧地利的增長率分別下調0.5個百分點和1.0個百分點。另一方面,擁有豐富自然資源的加拿大和美國的調整幅度比較小。

     

       由於入侵的長期化,廣泛資源價格上漲,正在推高世界各國的通貨膨脹率。倫敦市場的北海布蘭特原油期貨突破每桶100美元,小麥的國際價格也比入侵前上漲約3成。

     

       俄羅斯和烏克蘭供應全球小麥的3成、天然氣的2成、石油的1成。從佔全球國內生産總值(GDP)的比例來看,俄羅斯僅為1.8%,烏克蘭為0.2%,比例很小,但生活必需品的價格上漲將明顯動搖世界經濟。

     


   

       OECD的預測顯示,如果以對大宗商品市場的影響今後持續1年作為前提,世界的通貨膨脹率或將被推高2.5個百分點。經濟增長率也將下降1個百分點以上。

      

       經合組織首席經濟學家勞倫斯·布恩(Laurence Boone)強調,烏克蘭危機「對世界經濟復甦造成打擊,通貨膨脹將進一步加劇,這是大概率事件」。

    

德國依賴俄羅斯的天然氣,圖為北溪2號(Nord Stream 2)管道(Reuters)

 

      日本瑞穗研究技術(Mizuho Research & Technologies)的首席經濟學家太田智之分析稱:「如果來自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停止,到明年冬季,歐洲或將出現庫存匱乏」。在這種情況下,歐元區將連續2年出現負增長。

      

      全球經濟減速還將拖累為推動經濟從疫情中復甦而採取行動的日本經濟。如果全球經濟的需求持續低迷,疊加通貨膨脹導致的實際收入下降,日本有可能喪失消費和出口這2個經濟火車頭。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松尾洋平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