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或讓國際分工龜裂

2018/07/06


   有一種商品,中國對美國年出口額高達704億美元,在全部産品中居首,但並未出現在美國政府的對華額外關稅名單中。那就是手機。

 

    美國蘋果的iPhone是策劃和設計由美國負責、零部件在日本和南韓生産、組裝放在中國這一國際分工的象徵。但附加值的大部分屬於控制商品策劃和設計等「上游」、銷售和售後服務等「下游」的美國。

 

蘋果公司CEO庫克2018年3月在北京演講(REUTERS)

 

    中國商務部的報告顯示,即使是售價約650美元的iPhone,中國也只能獲得總計8.5美元。雖然在貿易統計上被列為中國對美出口額,但收益卻歸屬於美國企業,美國當局也熟知這一現實。

 

   但是,將貿易逆差視為「損失」的美國總統川普的行動已開始動搖供應鏈。在中國大陸代工iPhone的台灣和碩聯合科技將在年內在印度新設工廠。董事長童子賢表示世界貿易的不確定性正在明顯提高,將中美摩擦列舉為原因之一。

 

   在中國屈指可數的糧倉地帶東北地區。前往吉林省的金川村發現,在周圍全是玉米地的情況下,一塊地孤零零地種著大豆。那是村黨支部書記的耕地。

 

   中國政府將大豆納入針對美國的報復性關稅名單,4月底發出通知,大幅增加對大豆種植農戶的補貼。但是,通知並未及時傳達給基層的農戶。當地農戶任某表示,「已經種了玉米,還用了肥,沒辦法改種了」。

 

    大豆被用作中餐大量使用的食用油的原料和豬飼料,廉價的美國産大豆是中國物價穩定的關鍵。但中國仍將啟動報復性關稅,希望在美國中期選舉之前動搖屬於川普票倉的農業州。國産大豆的增産很難一朝一夕實現,但中國逐步在做打持久戰的準備。

 


  

    6月,前往湖北省武漢市正在建設的NAND型記憶卡工廠,大型卡車正揚起灰塵進進出出。工廠所在的光谷地區匯聚半導體産業,寫有「中國芯 光谷夢」(譯者注:此處由日語翻譯而成)的標語懸掛在附近。

 

武漢郊外正在建設的晶片工廠。

 

     由於因美國的高科技制裁而深知掌握自主技術的重要性,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只有把關鍵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其他安全」,號召推進半導體國産化。出現了美國制裁加快中國技術升級的諷刺的事態。

 

     「正在考慮所有選項」,3月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暗示減少美國國債購買額。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餘額達到1.118萬億美元,佔海外持有額的約2成,如果中國轉向拋售美國國債,美國長期利率將隨之上升,全球金融市場的動揺難以避免。對中國來説,這是過去甚至不願提及的「舉措」,但摩擦的激化正在讓兩國失去理性。

 

     中美對經濟相互依賴加深的事實視而不見,將逐步升級對決姿態。金融市場已開始考慮事態超出合理性的風險。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