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在中美貿易摩擦的風口浪尖上
2018/06/21
在中國和美國的貿易摩擦日趨激烈的背景下,美國蘋果公司正在為把影響控制在最小化正積極採取行動。川普政權似乎將蘋果産品排除在關稅提高對象之外,但蘋果有可能遭受中國政府的報復。通過在生産和銷售上依靠中國,蘋果獲得成為美國市值最高的企業。被視為樣板的增長模式開始轉變為政治風險。
「對於這件事,我無法加以評論」,19日早晨,在美國政府負責貿易政策的總統助理納瓦羅遭遇記者的熱烈提問。前一天的《紐約時報》報導稱,「中國造iPhone不在加徵關稅對象之內」,各媒體都匆忙確認。
報導稱這是稱川普總統親自告知蘋果首席執行官(CEO)提姆·庫克的。兩者均未明確表示報道的真偽,但如今蘋果公司和中美問題正在逐步成為同義詞。
總市值達到9130億美元、屬於美國最大的蘋果公司簡直是代表美國的企業。另一方面,在2018年1~3月銷售額中,21%來自中國的對華依賴型企業。調查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的統計顯示,按供貨量計算,iPhone在中國2017年的份額為11%,排在第5位,在外資中居第1位。
同樣是矽谷企業,谷歌2010年被迫撤出中國搜索業務,而Facebook的服務無法使用,在IT(資訊化技術)行業,中國作為門檻高的國家廣為人知。蘋果卻在中國穩步建立了立足點,正因為此,對於中美的政治爭端感到頭疼。
蘋果公司智慧手機的代工方主要在中國。希望從包括日本在內的全世界採購零部件,使靈活生産變為可能,但川普卻看不順眼。當選為總統之後的2017年11月,與庫克舉行會談,敦促該公司將生産遷回美國。
即使發生政治風險,也將控制在最小限度,是經營者的工作。據稱庫克4月底與川普會面,在私底下呼籲維持在中國生産。庫克還與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NEC)主席庫德羅(Larry Kudlow)和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代表羅伯特·希特萊澤舉行了會談。
即使蘋果公司此次避開美國發動的追加關稅的風險,中國風險仍然存在。其一是中國加強港口審查,事實上切斷零部件供應鏈的措施。路透社5月報導稱,美國福特汽車的美國造汽車在中國進口審查方面耗費時間,正在遭到打擊。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