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進入危險水域

2018/09/25


     美國川普政府9月24日啟動了針對中國的第3輪懲罰性關稅,對價值約2000億美元的中國産品徵收10%額外關稅。中國也即日起實施對600億美元美國産品加徵5~10%的報復性關稅,兩國的貿易戰已經進入對彼此進口産品的5~7成徵收高關稅的危險水域。

   

     美國以侵犯智慧財産權為由啟動的第3輪懲罰性關稅是傢具和家電等5745項産品。隨著此次啟動,制裁對象擴大到從中國進口的年進口額(約5千億美元)的一半,還包含貼近消費者生活的産品。

 

 

    中國也針對液化天然氣(LNG)等美國産品啟動了對抗關稅,報復措施涉及來自美國的進口産品的約7成。在聲明中表示談判「不能在關稅大棒的威脅下進行」,表明了放棄中美高官級磋商的方針。

  

    在川普政權大量推出懲罰性關稅之前,美國的平均關稅率(關稅收入佔進口金額的比例)為1.5%左右,在主要國家中最低。但隨著對華關稅第3輪啟動,將迅速提高至3.4~3.6%。如果2019年1月第3輪額外關稅從10%提高至25%,平均關稅率將提高至5%左右。

 

   有觀點擔憂導致1930年前後大蕭條惡化的「斯姆特-霍利關稅法」重現。該法案對多達2萬項進口産品徵收額外關稅,平均關稅率從14%迅速提高至20%。如果像川普暗示的那樣,對來自中國的全部進口産品徵收懲罰性關稅,平均關稅率的升幅達到6%,與大蕭條時相同。如果再啟動汽車的額外關稅,平均關稅率將超過10%,成為史無前例的貿易限制。

  


 

    在大型減稅帶來持續繁榮的美國,股價刷新歷史新高,似乎並未特別重視貿易戰帶來的風險。但是,無法保證影響停留在紙上推演的範圍之內。

 

    對日歐等徵收25%額外關稅的鋼鐵産品的價格與年初相比上漲4成。美國商務部相關人士表示「競爭環境寬鬆,跟風漲價不斷湧現」。美國的鋼鐵價格比亞洲高出6成,美國製造業將難以保持出口競爭力,還將對産業結構帶來嚴重扭曲。

 

   資産投資公司貝萊德集團(BlackRock,也稱黑岩) 首席執行官(CEO)拉里·芬克(Larry Fink)表示,貿易戰短期對美國有利,但警告稱「長期來看將招致企業遠離美國」。

 

   川普高喊通過與中國最高領導人的直談判解決貿易問題,但極端的關稅大戰受到關注,而智慧財産權保護等課題反而被忽視。佔世界經濟4成的中美的貿易戰正在走上給中美本國經濟帶來風險的同時逐步升級的道路。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河浪武史 華盛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