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政經觀察 > 投資/貿易 > 中美貿易戰將讓國際分工瓦解

中美貿易戰將讓國際分工瓦解

2018/09/03

PRINT

中美關係

  「預計大豆出口將創歷史新高」,巴西植物油行業協會7月下旬將2018年的大豆出口預期上調至7350萬噸。該國産大豆的現貨價格也刷新最高紀錄。中美貿易戰讓巴西坐收漁翁之利。

 

由於中國徵收報復關稅,美國穀物企業轉為向歐洲等地出口大豆(伊利諾伊州的大豆農場,Reuters)

 

  作為美國限制中國商品進口的報復措施,中國7月對美國産大豆加徵25%的關稅。鑒於佔全球大豆進口量6成的中美貿易戰,一家日本貿易企業表示「從春季開始在巴西搶購大豆」。

 

  從美國和巴西採購大豆的美國嘉吉公司(Cargill)將巴西産大豆銷往中國, 將價格下跌的美國産大豆銷往歐盟和中南美。即便如此,美國産大豆的價格依然持續低迷,對農戶造成了打擊。美國川普政府緊急對農民提供援助,但是依然不能平息農戶的不滿。

 

  農産品和能源等初級産品與工業品相比,容易更換採購地,對買家有利。反之,需要從長遠出發實施設備投資的賣家則更容易受到影響。中國下一個瞄準的是美國致力於擴大出口的液化天然氣(LNG)。中國8月公佈的報復關稅商品清單顯示,將對美國産液化天然氣加徵關稅,稅率在25%的最高檔。

 

  美國的液化天然氣企業將受到巨大衝擊。切尼爾能源公司(Cheniere Energy)5月剛剛決定在美國時隔2年再次建設新的天然氣設施。該公司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簽署了為期25年的長期合同,計劃每年出口120萬噸天然氣。如果美國産天然氣在中國失去價格競爭力,追加投資很可能成為企業的沉重負擔。

 

  而作為買方的中國也使出了渾身解數。以大豆為例,中國國內消費量的85%以上依賴進口,但是受貿易戰影響,中國已開始採取措施。中國增加了可取代大豆粕的菜籽粕和葵花籽粕的進口,減少豬飼料中大豆粕的含量。最根本性的解決辦法是通過增加大豆的種植面積來擴大國內生産。據悉,一系列對策將讓2018年中國的大豆進口量比2017年減少1000萬噸以上。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1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8
投票總數: 20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