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中美磋商的最後期限是3月1日

2018/12/18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12月17日透露,如果與中國的磋商未能達成協定,將於2019年3月2日提高懲罰性關稅。中美首腦在會談中對於在90天內暫緩將關稅從10%提高至25%達成協定,但沒有明確日期。在3月1日的最後期限之前,中美能否找到妥協措施將成為焦點。

 

  美國通過政府官報宣佈,針對價值2000億美元中國産品的額外關稅稅率將在美國東部時間3月2日淩晨0點1分(北京時間下午1點1分)從10%提高至25%。2018年9月下旬啟動的「第3輪」關稅將最初稅率控制在10%這一較低水準。原定2019年1月1日提高至與第1輪和第2輪相同的25%。

 

  中美兩國首腦2018年12月1日達成協定,同意在90天內就智慧財産權和網路攻擊等問題展開磋商,如找不到解決對策,美國將提高關稅。

 

  白宮在會談後的聲明中沒有提及日期,因此出現了各種看法。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NEC)主席庫德洛(Kudlow)最初解釋稱,90天是從2019年1月1日算起。庫德洛提出了3月底是最後期限的見解,但白宮迅速更改為「12月1日開始」,反映出美國政府內部的混亂。

 

  雖然美國此次是通過政府官報發出該資訊,但之後仍可以更改。擔任中美磋商負責人的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代表羅伯特·萊特希澤將3月1日稱為「嚴格期限」,提出了不會延長磋商時間的方針。

 

  另一方面,川普曾提及延長的可能性,「只要不延長時間(暫緩期限)將在90天內結束」。此外,庫德洛也指出「川普或將延長暫緩期限」。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鳳山太成 華盛頓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