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韓過半企業家有意與初創企業合作

2019/01/09


       日本經濟新聞社(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攜手中國和南韓的主要報紙實施的「中日韓經營者問卷調查」顯示,有意收購和攜手初創企業的企業在日本超過7成,在中韓達到約5成。最為關注的領域在中日韓均為人工智慧(AI)。在經濟的不確定性加強的背景下,很多企業家期待通過AI進一步促進業務創新和合理化。

 

       201811月,中國最大規模的技術展會「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 (簡稱高交會)在深圳舉行。在短短5天的會期內,有56萬人到訪,超過3000家企業展開洽談。在中國,幾乎每週都有類似的初創企業相關活動,會場充滿火熱氣氛。

 

       眾多投資者來到活動現場,資金持續流入初創企業。結果,據2018年夏季美國CB Insights的調查顯示,在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上市預備隊「獨角獸」企業方面,中國達到約70家,最近3年激增至3倍以上。

 

       阿里和騰訊積極投資

 

       尤其是中國網際網路2強阿里巴巴集團和騰訊控股,積極向初創企業投資,騰訊相關人士表示「對初創企業的投資呈現增長趨勢」。2家公司對初創企業的投資持續不斷,包括騰訊等向2018年夏季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拼多多出資約30億美元,阿里巴巴等向香港的AI企業商湯科技投資6億美元等。

 

拼多多在美國上市(reuters)

 

       從問卷調查結果可以看出,這種趨勢今後在各國將會加強。關於今後為了確保自身增長潛力而出資、收購及與初創企業展開合作的意向,日本企業中回答「已經在實施」、「一定會」和「很可能會」的合計達到74%。這一比例在中國達到53%,南韓也達到50%,可見3國企業都強烈意識到與初創企業的合作。

 

 

       各國企業的投資對象不僅限於本國的企業。例如伊藤忠商事2018年相繼向中國的純電動汽車(EV)廠商奇點汽車和英國的汽車共用公司出資。該公司社長鈴木善久表示,「雖然不會立即對利潤做出貢獻,但需要進行獲取新業務模式的投資」。

 

       調查中圍繞初創企業詢問「如果可能的話,今後希望實施收購和合作的領域有哪些」,結果顯示AI在各國均居首位。日本和中國佔32%,南韓也有22%的企業家最為關注AI

 


       在日本,與知名AI開發企業Preferred Networks展開資本合作的發那科會長兼首席執行官(CEO)稻葉善治也期待稱,「如果在日本培育的生産技術中引入AI和物聯網(IoT),有望再次推動源自日本的技術創新」。

 

       關注物聯網技術

 

       在中日韓企業家中,繼AI之後關注度第二強的均為「物聯網(IoT)」領域。此外,在日韓,企業家還強烈關注生物和保健領域,與物聯網並列。今後在全球範圍內再生醫療技術「iPS細胞」的相關研發等會進一步活躍,可以看出企業家希望積極吸取自身所缺乏的經驗。

 

 

       各國企業家都對AI顯示出最強烈期待,另一方面,關於對自身業務帶來最大影響的技術,AI也受到關注,在中韓排在首位,在日本居第2位。中國政府提出到2030年使AI相關産業發展到10萬億元規模的構想,今後將以舉國之力扶持初創企業。有潛力的初創企業的爭奪戰2019年或將變得更加激烈。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