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最大贏家是歐洲?
2019/02/12
中美貿易戰的贏家是歐洲,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2月4日發佈調查報告,稱中美彼此提高對方産品關稅的結果是,歐盟(EU)將享受最明顯的出口增加益處。指出由於成本增加的很多對象産品的採購來源將變為第三國,「對於(中美兩國)國內産業的保護沒有明顯效果」。
報告推測稱,由於中美的關稅提高大戰,歐盟的區域外出口全年有望合計增加約705億美元。其中,對中國對美出口的替代約為508億美元,對美國對華出口的替代約為197億美元。
出口額增加的第2位是美國的鄰國墨西哥(約279億美元),第3位是日本(約244億美元)。
![]() |
觀察關稅提高對中美貿易的影響,作為額外關稅對象的2500億美元中國對美國出口産品有82%的供應來源將變為第三國,12%繼續從中國出口,而美國企業能替代的僅為6%。
同樣,屬於額外關稅對象的850億美元美國對中國出口産品有85%將由第三國替代。美國繼續出口的不到10%,而中國企業替代的僅為5%左右。
通過採購的替代享受出口增加益處的國家和地區也可能同時遭受打擊。調查指出「北美和東亞的價值鏈將受到負面影響」。
據稱關稅提高大戰導致的製造業零部件採購網扭曲等負面影響將跨地區廣泛擴大,其金額僅東亞就將達到合計1600億美元。
還存在其他風險。例如,中國對美國産大豆徵收額外關稅,事實上限制了進口。另一方面,增加了作為主要生産國之一的南美巴西的大豆進口。
但預測稱如果中美和解,中國將減少巴西産大豆的進口。中美對立今後持續多長時間仍是未知數,報告表示「巴西的大豆種植者對於(用於增産的)投資行動持消極態度」。
美國2018年以侵犯智慧財産權為由,3次提高對各種中國産品的關稅,作為制裁。中國也加以對抗,提高了關稅。中美根據2018年12月在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首腦會談時達成的協議,正在磋商解決舉措。但是,如果未能在屬於最後期限的3月1日之前達成協定,美國計劃進一步提高對華關稅。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