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木材出口創41年來新高 中國仍是最大買主

2019/03/05


  杉樹等日本國産木材的2018年出口額超過350億日元,創出41年來最高水準。這是因為中國以原木為中心大量採購,日本木材的對華出口額增長9.3%,大幅增加158億日元。但自2018年夏季以後,由於中美貿易摩擦的餘波,出口量有增有減。此外還有聲音擔憂中國經濟減速和中美談判的走向。

 

  日本農林水産省的數據顯示,2018年出口額比上年增加7.4%,達到350.7億日元。逼近1977年的366億日元,甚至是1968年的頂峰(414億日元)。最近5年擴大至2.8倍,其中,對華出口增至4.6倍。中國大陸佔整體出口額的45%,拉動了出口增長。

 

  

  在中國大陸以外,日本木材對美國出口比上年增長3成,對台灣出口增長2成。另一方面,南韓因對日本扁柏的需求暫歇而下降逾1成。

 

  按品類來看,杉樹等原木出口增長。出口額增長8.2%,達到148億日元,佔整體的42%。出口量增長19.3%,達到115萬立方米,突破100萬立方米大關。

 

  原木的最大出口目的地是中國大陸。達到94萬立方米,增長22.2%,在5年時間內增至7.3倍。中國是世界最大的針葉樹原木進口國,從中國的總進口量(2017年為3841萬立方米)來看,日本所佔的數量很小,但保持增加態勢。

 

  日本杉樹原木的對中國大陸出口價格現在為1立方米140~150美元(含運費)左右。與1年前相比提高約10~15美元,但與中國主要採購的紐西蘭産松材基本相同,價格處於適中水準。日本的原木也乘上了中國大量採購低價木材的潮流。

 

準備向中國大陸出口的原木(鹿兒島志布志港)

  

  中國之所以採購廉價木材,是因為運輸包裝材料等領域的內需保持強勁。


 

  此外,還存在對美國出口的加工貿易需求。在美國,獨戶住宅用的木製圍欄需求堅挺。據日本木材出口振興協會介紹,「中國木材企業將日本的原木加工為木製圍欄向美國出口的需求增長」。

 

  日本木材出口戰略協議會預測稱,預計2018年度的出口量約為6萬立方米,比上年度增長1成。會長堂園司幹勁十足地表示,「希望以和中國的原木交易為立足點,今後在住宅支柱和房樑等結構材料方面也擴大交易」。

 

日本的伐木工人在作業(林野廳供圖)

  

  風險因素是中美貿易摩擦的走向。2018年8月在美國啟動第3輪對中國懲罰性關稅之後,中國的日本産原木需求一度停止。8月原木出口量同比減少1成。中國的木材被加徵10%關稅,但中國方面認為影響輕微,重啟了採購。9月因報復性反彈而增長7成。

 

  12月由於額外關稅提高至25%的預期影響,中國的採購再次停止,日本原木出口量減少2成。中美談判期限延期,有日本的大型商社樂觀地認為,「對華出口將再次迅速增加」。

 

  如果中美磋商陷入僵局,美國的對華關稅提高至25%,「在日本加工的圍欄直接向美國出口的機會將擴大」,堂園會長表示。某大型商社表示,日本國産木材的出口增加反映了出「日本的木材正在進入國際市場」,但被中美影響的風險也隨之提高。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關口圭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