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對美出口額增加

2019/07/05


     東南亞主要國家對美國的出口額正在增加。由於成為受美國制裁影響的中國的替代産地,訂單出現增加,馬來西亞5月的對美出口額增長了2成。如果今後轉移生産基地的動作進一步增加,可能進一步推高出口額。

 

     馬來西亞政府7月4日發佈的統計數據顯示,5月的對美出口額為78億林吉特,較上年同期增長11.7%。彌補了減少2.2%的對華出口的不振,成為整體出口增加2.5%的原動力。

 

 

     在馬來西亞,外資的半導體和機電相關工廠集中於北部的檳城和吉隆坡近郊等地。日資銀行的當地高管表示,「多國籍企業為了避開制裁關稅,正在將從中國向美國出口的産品生産基地轉移到東南亞」。由於全球性企業在公司內部推進生産調整,佔馬來西亞出口額3分之1的機電相關産業所受到的中國經濟減速影響得到緩和。

 

泰國的港口

   

      除了馬來西亞外,其他國家的對美出口也對整體出口構成支撐。泰國5月的對美出口額因電腦及相關零部件表現堅挺,同比增長7.8%,增至26億2800萬美元。新加坡的對美出口額也連續4個月高於上年同期,與大幅下滑2位數的對華出口形成鮮明對比。

 

     東南亞各國通過供應鏈與中國緊密聯繫,中美貿易戰走向長期化將對各國産生負面影響。不過,日本瑞穗綜合研究所調查顯示,大部分東南亞國家替代中國出口的正面效果將超過受到的負面影響。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中野貴司 新加坡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