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商請供貨商評估部分産能分散
2019/06/20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6月19日獲悉,美國蘋果公司已經請主要供貨商進行研究,如果需要供貨商把約15~30%的産能從中國大陸分散到海外,會面臨哪些狀況。
消息人士告訴日本經濟新聞,由於中美貿易戰激化和中國大陸的人工成本上漲、少子化,供應鏈長線看來也勢必需要做調整,蘋果公司考慮希望藉由此次評估,來分散風險,並希望長線打造有競爭力及更彈性的供應鏈。蘋果公司每年的採購額超過10萬億日元,9成以上的産品是在中國大陸生産的。蘋果啟動評估,打算找尋中國大陸以外的一些區域,來移轉部分産能,將對今後的全球供應鏈産生很大變化。
除中國大陸外,台灣、日本、南韓等地也有蘋果公司的供貨商。根據蘋果的2018年供貨商名單顯示,進行供貨的零部件工廠等分散在約30個國家和地區的約800個地方,但中國大陸是大多數蘋果産品最終的組裝地。來自日本的供貨商有村田製作所、索尼、東芝存儲等38家,但是中國大陸以及香港的供貨商已經達到41家,已經超過美國或是日本的供貨商。
台北的蘋果專賣店(資料圖) |
蘋果公司向全世界的企業採購零部件,集中到中國大陸組裝成整機,再向全世界供貨。如果蘋果公司改變把生産集中在中國大陸的局面,其影響很可能擴大到包括間接供貨商在內的工廠選址與就業。
以蘋果公司為主要客戶的幾家供貨商的高管透露了蘋果公司希望進行生産重組的請求內容。蘋果公司同時也約在2018年底開始擴大公司內部的資本支出研究小組人員,到目前大約有超過30人,主要的工作除了與供貨商商討在中國大陸以外地方生産的可行性,同時也希望也去往各地了解投資環境及與當地政府討論投資優惠等相關議題。
只是多數供貨商都同意,中國大陸長線還是蘋果最重要的生産基地,因為世界上很難找到一個地方擁有廣大高素質勞動力,還有政府對投資支援及效率,不過他們也同意,蘋果開始做一些策略性的分散,應是勢在必行。
對於美國考慮啟動「第四輪」中國産品加徵高達25%關稅,受影響最大的將是在中國大陸大量生産的iPhone等智慧手機和筆記型電腦等産品。一旦決定啟動,蘋果公司如果不能獲得豁免,在美國可能需要對産品大幅提價,或被迫由公司內部或甚至供貨商消化加徵的關稅。
不過中國大陸的人工成本在不斷上漲,整個經濟結構也在轉變,消息人士指出,即便沒有第四輪加徵關稅,蘋果公司推進長線生産分散的方針估計也不會改變。
目前找到的潛在候選地點有墨西哥、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而以蘋果公司最重要的iPhone第二或第三生産基地而言,消息人士指出,印度跟越南是最可能的選項。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