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對韓出口管制將傷及自身?
2019/07/16
圍繞日本加強對南韓的半導體材料出口管制,已開始有觀點擔憂這將導致國際供應鏈的混亂。如果南韓企業的半導體生産出現問題,將對使用半導體的日美等的家電産品企業構成影響。日本企業在半導體材料領域掌握較高份額,但如果南韓企業分散採購的趨勢擴大,從中長期來看,有可能導致「去日本化」。
![]() |
「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有可能啟動半導體的小幅減産」,南韓野村證券的專務鄭昌元7月12日在首爾對媒體這樣表示。自日本於4日加強用於半導體等製造的3類産品的出口管制以來,已過去1周多時間。三星等向中國大陸和台灣派出負責採購的高管,積極確保原材料。
在3類産品中,被認為管制強化的影響突出的是用於半導體清洗等的氟化氫。以屬於大型企業之一的森田化學工業(大阪市)為例,4日以後未獲得出口許可,對南韓供給已經停止。該公司公關負責人表示「並未考慮海外生産等舉措」。
三星等南韓企業在用於智慧手機和個人電腦等廣泛産品的半導體記憶體市場掌握5~7成全球份額。如果供給減少,智慧手機等的生産有可能發生混亂。
另外,日本的半導體材料廠商也將面臨客戶企業遠離的風險。實際上,中國企業正在迅速擴大氟化氫的投資。野村證券的調查分析師岡崎茂樹指出,將於2020~2021年完工的設備的産能僅中國就匹敵截至2018年底的世界供給能力的90%。南韓企業從日本以外採購將變得容易。
![]() |
參加出口管理的事務性説明會的南韓負責人(12日,日本經濟産業省) |
不僅是中國。12日的南韓報紙《韓民族日報》(The Hankyoreh)報導稱,俄羅斯政府已提出向南韓供應高純度的氟化氫。
此前,中國加強稀土的出口管制之際,日本企業曾採取加強在第三國開發,或研究節約稀土的生産方法等方式。
在化學行業成為話題的是1993年住友化學旗下的愛媛工廠(愛媛縣新居浜市)發生的爆炸事故。那是用於半導體生産的樹脂的工廠,該公司掌握全球6成份額,但事故帶來供給不安。日立化成、中國大陸和台灣的競爭公司擴大生産,迅速奪走了市佔率。住友化學之後未能東山再起,結果出售了該業務。
日本總研的高級主任研究員向山英彥認為「由於影響過於巨大,日韓最終應該做出妥協」。日韓此前即使面臨外交關係惡化,但也一直在經濟方面維持良好關係。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