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經濟籠罩陰霾,越南獨好
2019/08/21
中美貿易戰給東南亞經濟投下的陰影正在加深。從2019年4~6月實際國內生産總值(GDP)增長率來看,泰國和新加坡因出口減少而下降。另一方面,越南則維持了高增長。各國將採取下調基準利率等經濟刺激措施,但面臨貨幣貶值和資本外流的風險。
![]() |
泰國8月19日發佈的4~6月實際GDP比上年同期增長2.3%,與1~3月(增長2.8%)相比減速,創出4年零9個月的最低增速。泰國對中國等主要貿易夥伴國的出口減少,生産也萎靡不振。2019年的增長率預期從5月提出的3.3~3.8%下調至2.7~3.2%。
泰國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委員會(NESDB)的高層表示,「由於貿易保護主義加強和全球經濟減速,出口正在減少」。
出口的減少還給內需投下陰影。泰國6月的新車銷量時隔2年半低於上年。豐田旗下泰國法人的社長菅田道信指出,「消費者心理的惡化變得顯著」。
![]() |
曼谷的汽車展(8月16日,石井理惠攝影) |
在産業結構容易受貿易戰影響的方面,新加坡也如出一轍。該國4~6月的經濟增長率為0.1%,降至10年來的最低水準。主要原因是佔GDP超過7%的半導體相關産業表現低迷。隨著半導體市場的減速,積體電路和磁片的出口分別比上年同期減少32%和39%。
「已啟動業務重組」。新加坡當地半導體企業聯測科技(UTAC Group)的首席執行官(CEO)John Nelson透露稱正推進整合。
在貿易戰日益激化的背景下,維持強勁勢頭的是越南。該國4~6月增長6.71%,增速在東南亞6國中最高。越南在地理上靠近中國,生産成本也比較低。成為替代中國的出口基地,對美出口增長近3成。
夏普2020年度將在越南啟用新工廠,決定把面向美國的車載顯示器生産由中國轉移至此。有分析認為,計劃從中國轉移生産的企業的新工廠將在1~2年後相繼投入運作,這將成為越南經濟的利多因素。
從其他國家來看,中美貿易戰的影響比較小。馬來西亞4~6月經濟增長率為4.9%,與1~3月(增長4.5%)相比復甦。雖然出口增長乏力,但個人消費增長7.8%,表現強勁。馬來西亞中央銀行表示,「即使美國對全部中國産品徵收額外關稅,對GDP的影響也很輕微」,但如果今後出口繼續低迷,有可能打擊堅挺的個人消費。
印度尼西亞增長5.05%,與1~3月持平。原因是該國擁有東南亞最多的逾2.6億人口,內需所佔的比例巨大。但由於世界經濟減速,屬於主要出口産品的煤炭和棕櫚油價格下降,個人消費出現停滯跡象。
菲律賓增長5.5%,創出17個季度以來的最低水準,主要原因是政府支出減少。在政府的75個主要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中,已開工建設的僅為11個。菲律賓財政部長多明戈斯表示,「希望加快預算執行,推高2019年下半年的增長」,力爭全年實現6~7%的增長。
亞洲開發銀行(ADB)統計的數據顯示,不含越南的東南亞5個主要國家4~6月GDP增長率的平均值為同比增長4%。與1~3月(4.2%)相比減速,地區整體的不確定性正在加強。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村松洋兵 曼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