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個人投資者越來越青睞海外成長股

2021/04/06


       日本個人投資者越來越青睞成長股。2020年度投資外國股票的投資信託基金的資金凈流入額約為5萬億日元,達到1997年有可比數據以來的最高水準。投資者看好持倉中長期內有望增長的美國高科技股的投資信託基金,資金流入非常明顯。另一方面,投資外國債券等重視收益率的投資信託基金則處於資金流出狀態。

 

       三菱Asset Brains的統計數據顯示,在截至20213月底的1年時間裏,在不含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公募投資信託基金中,投資外國股票的信託基金的資金流入額達到約5.16萬億日元。流入額達到1997年開始統計以來的最大。投資外國股票的信託基金在公募投信基金總額中所佔的比例首次超過3成。

 

 

       在日本,流入額最多的外國股票投信託金是「全球ESG高品質成長股票基金」,流入額超9000億日元,資産額超過了1萬億日元。該基金投資的是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舉措獲得好評、有望實現持續性增長的股票。

 

       2月該基金的重倉股為美國萬事達信用卡、美國亞馬遜、中國線上教育企業好未來(TAL)等。

 

       2020年7月成立的「數位化轉型股票基金」也有超過5000億日元的資金流入。該基金持有專門從事非接觸型業務的企業的股票。美國線上支付企業貝寶(Paypal Holdings)、美國視頻網站奈飛(Netflix)、騰訊控股等企業的股票均為該基金的重倉股。

 

       投資業績與美國主要股價指數「標準普爾500指數」掛鉤的投信基金的資金流入也非常明顯。其背景原因是,在新冠疫情之下拉動美股行情的美國蘋果、美國微軟等大型股票有望在中長期內出現上漲。

 

       一位居住在東京的個人投資者(34歲)表示「要想從世界經濟增長中獲益,也需要投資外國股票。尤其是美國股票,多為高科技相關股等增長股,從中長期來看,比日本股更有上漲空間」。過去1年內,日本國內股票投信的資金流出額超過1.7萬億日元。

 

       與篩選單獨股票的積極型投信相比,指數連動型投信的投資者持有成本更低。通過免稅帳戶購買指數連動型投信的做法在成本意識強的年輕群體當中擴大。

 


 

       每月投資固定金額的積蓄式NISA(小額投資免稅制度)帳戶數截至20209月底為274萬戶,比1年前增長了61%。其中,49歲以下的佔7成。

 

       日本樂天證券經濟研究所的基金分析師筱田尚子指出,「當前的年輕群體可以長期投資,風險容忍度高。正在形成通過積蓄式NISA投資外國股票以追求中長期回報的趨勢」。

 

       另一方面,投資外國國債及高收益債券等的投信資金凈流出約9100億日元。此前一直以中老年群體為中心,購買分紅利息高的商品。日本金融廳把支付遠高於基金組合資産收益的分紅視作問題,金融機構控制銷售,影響了資金流向。

 

       不過,投資越來越受個人投資者歡迎的技術相關股票的投資信託也存在出於看漲預期而被買入的一面。此外,還出現了資金集中於部分投資信託的傾向。如果市場環境發生利率快速上漲等變化,也存在資金倒流的風險。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