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企業積極投資印度

2023/06/28


      美國企業正在對印度加大投資。進入2023年以後,美國企業紛紛宣佈大規模投資計劃,特斯拉也在積極進軍印度。6月22日,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發佈消息稱,將在印度投資超過8億美元建設新工廠。因中美對立長期化,企業充分利用印度基地的動向擴大。

   

蘋果首席執行官提姆·庫克4月出席印度首家直營店開業儀式(孟買)

   

      6月20日,特斯拉首席執行官(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紐約與正在訪問美國的印度總理莫迪進行了會談。據介紹,特斯拉正在討論在印度建廠,目前正在與印度政府進行協商。馬斯克在會談結束後表示:「我確信會進軍印度」,同時稱「進行大規模投資的可能性相當大」。他暗示繼美國、中國、德國、墨西哥之後,計劃在印度建立生産基地。

 

      為了生産半導體,美光將在印度投資超過8億美元。預計也將得到印度政府的資助。美光將建設半導體「後製程」工廠。

    

    

      目前,不少美國企業將重點放在了對印度的投資上。亞馬遜(Amazon.com)的雲計算部門「亞馬遜網路服務」(Amazon Web Services,AWS)5月發佈消息稱,2030年之前將投資1.056萬億盧比用於增設數據中心等。2016~2022年的投資額為3090億盧比,將大幅增加投資。


 

      美國企業在印度進行積極投資的背景原因是2018年出現的中美對立。美國政府出台了針對中國的進出口管制措施,在安全保障相關的敏感領域推進了美國與中國業務和供應鏈的脫鉤。美國企業與中國之間的商品和服務交易變得困難,中國業務本身的風險也在提高。

 

      為了取代不明朗的中國業務,印度市場對美國企業的重要性越來越高。從面向印度的國外直接投資數據來看,2020年在接收投資總額中美國的佔比為22%。2022年僅次於新加坡,排在第2位。如果包括經由開曼群島等的投資,美國企業的投資有可能更多。

   

    

      印度的魅力在於內需。2023年,印度人口將超過中國成為世界第一。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2023年印度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GDP)為2600美元,2025年將超過3000美元。

 

       「每人平均GDP3000美元」被視作國家經濟增長的臨界點。因為這是國民購買力提高、消費加速的分界點。實際上,日本在1970年代上半期超過3000美元,當時正處於經濟快速發展期。中國在舉辦北京奧運會的2008年處於成為經濟強國的節點。此前,印度城市地區的內需備受關注,目前正在迎來城市地區以外消費者購買力也在提高的時期。

 

      4月在印度開了第一家直營店的蘋果正在減少中國作為生産樞紐的作用,用印度工廠取代。正通過鴻海精密工業旗下的富士康科技集團等代工企業擴大在印度的生産,計劃將印度的生産比例由現在的5~7%提高到25%。

 

      中國的地緣政治風險不僅是美國企業的問題。歐洲及日本的企業也在增加對印度的投資。鈴木在印度擁有225萬輛的年産能,日前通過子公司宣佈正在印度建設新工廠,4月將年産能再提高100萬輛。

 

      莫迪政府2014年強化了製造業培育政策,制定了將GDP中的製造業佔比提高到25%的目標,但現在仍未達到。對莫迪政府而言,中美對立下的企業動向對實現施政願景具有積極作用。莫迪2022年在半導體産業振興活動上的發言中強調:「新的世界秩序正在形成。我們必須抓住這次機會」。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堀田隆文 紐約、花田亮輔 孟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