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對立影響CPTPP,自由貿易面對困境

2023/07/17


      《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的11個成員國7月16日在紐西蘭舉行的部長級會議上正式批准英國加入。英國是該協定成立以來首個新成員國,在歐洲獲得立足點的合作框架將進入新局面。但是,中美對立和俄羅斯進攻烏克蘭導致世界發生動搖,擴大自由貿易的嘗試面臨艱難險途。

 

      負責CPTPP工作的日本經濟財政再生相後藤茂之在會議上表示,國內生産總值(GDP)居世界第6位的英國加入「為今後的新擴員樹立了榜樣」。

 

      2016年2月,美國、日本、澳大利亞、新加坡等12個國家簽署了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但對自由貿易持消極態度的美國川普前政府於2017年宣佈退出,2018年12月,由美國以外的11個成員國參與的CPTPP生效。

 

 

      7月12日,CPTPP在汶萊生效,11個成員國至此全部生效。預計最早於2024年在英國生效。

 

      CPTPP的特點是關稅取消率高,投資和電商(EC)等的自由度高。CPTPP將對99%的品種分階段取消關稅。工業製品方面,將對99.9%的品種取消關稅。

 

      關於加入CPTPP帶來的經濟效應,也有新冠疫情導致貿易下滑的原因,日本政府尚無法完全估量這方面的數字。據估算,2017年使日本的GDP提升了大約8萬億日元。因關稅降低,日本汽車零部件等的出口可能出現增長。

 

      規則方面包括確保數據流通的透明性、禁止強制勞動的相關規定、縮小和取消國有企業的優惠政策等。這是全球的其他自由貿易協定(FTA)中沒有的規定,也被稱為「黃金標準」。

 

      受中美對立等的影響,各國提高了經濟安全保障意識,經濟合作的深化變成了在有限的志同道合的國家之間強化供應鏈的形式。重點強調自由貿易的CPTPP的擴員情況難以預料。

 

      美國拜登政府上台後,雖然相較於前川普政府對國際合作更為積極,但對自由貿易仍保持慎重態度。作為支援基礎之一的國內工會等普遍抱有反對情緒,美國加強了本國優先主義。

 

      美國2024年將舉行總統大選,很多人認為計劃再次參選的拜登很難儘快回歸CPTPP。將加快以獨立於CPTPP、由美國主導建立的新經濟圈構想「印度太平洋經濟框架(IPEF)」為主,建立重要物資供應鏈。

 


   

      日本也加入IPEF,與美國保持步調一致。不過,IPEF跟CPTPP不同,並不將降低關稅作為協商內容。資源等國外依賴度高的日本為深化自由貿易而主導CPTPP。

 

      中國大陸、台灣、厄瓜多、哥斯大黎加、烏拉圭及烏克蘭等正在申請加入CPTPP。加入CPTPP需要所有加盟國同意。

 

      7月16日通過的聯合聲明明確表示,正就申請國是否符合CPTPP規則,「走資訊收集流程」。日本經濟財政再生相後藤茂之表示:「將觀察威懾性行為和遵守法律的姿態」。

 

      圍繞中國大陸和台灣的加盟,加盟國之間也有慎重觀點,討論很可能暫時擱置。對優待國有企業、向國外企業轉移技術的中國能否遵守CPTPP的高度規則本來就存在疑問。7月16日的會議出席者針對中國表示「關於任何國家,CPTPP加盟國都要成立工作組,處理加盟申請是之後的事情」。

 

      5月申請加盟CPTPP的烏克蘭如果加入了正在申請的歐盟(EU),很有可能就不能再進行貿易談判,將拒絕其加入。另一方面,有觀點認為:「CPTPP或許可以支援烏克蘭復興」(紐西蘭貿易與出口振興部長奧康納)。

 

      7月16日的聯合聲明強調了成果:「再次確認了堅持基於規則的貿易系統這一共同承諾」。

 

      在經過新冠疫情和烏克蘭危機後,高舉經濟安保大旗,保護主義崛起的背景下,各國之間堅持自由貿易規則的姿態也很重要。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西野杏菜、今橋瑠璃華 奧克蘭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