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超中國,成為日本最大出口目的地

2024/01/26


      在日本的出口中,面向美國的比重正在上升。按各國和地區來看2023年的出口目的地,4年來美國首次超過中國,躍居首位。日本對經濟堅挺的美國的出口復甦,但另一方面,面向經濟停滯的中國的出口低迷變得明顯。

  

      日本財務省1月24日公佈的2023年貿易統計速報顯示,出口額為100.8865萬億日元,比上年增長2.8%,首次突破100萬億日元。進口額為110.1779萬億日元,減少7%。出口額減去進口額的貿易收支逆差9.2913萬億日元。雖然連續3年出現逆差,但與2022年相比減少54.3%。

   

 

      按國家和地區觀察出口額,對美國的出口額為20.2668萬億日元,同比增長11%。汽車同比增長35.5%,達到5.8439萬億日元,拉動了整體增長。出口量約為150萬輛,增長16.1%。對歐盟(EU)的出口為10.374萬億日元,增長10.9%。

  

      在美國,新冠疫情平息,消費回升,全球供應制約的解除也成為東風。以豐田為例,此前因晶片等零部件短缺而下滑的生産得到恢復,在海外市場,混合動力車(HV)的銷量正在增加。據悉,SUV的「RAV4」和高檔車「雷克薩斯」等在美國銷量強勁。

 

      不過,對美國的汽車出口量仍低於新冠疫情前的2019年(174萬輛)。日元貶值應該有利於出口,但全球通貨膨脹對消費者來説成為負擔。

 

      對中國的出口明顯受到經濟減速的影響。2023年為17.7646萬億日元,比上年下降6.5%,作為日本的出口目的地,將首位的寶座讓給了美國。按産品類別來看,鋼鐵減少24.9%,汽車零部件減少24%。以房地産不景氣為起點的需求不足仍在持續。失業率高,消費意願也被減弱。

 

      日本內閣府為觀察出口實力而計算的數量指數(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後,以2020年為100)顯示,2023年12月對美國出口達到132.6,超過屬於最近峰值的2019年4月(130.2)。面向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國家2023年12月為94.9,低於遭受新冠疫情的2020年。

 


   

      未來對美國的出口也面臨很多風險。此前的貨幣緊縮導致經濟降溫的效果今後也將持續。伊藤忠綜研的首席經濟學家武田淳認為,「美國隨時都可能減速。中國經濟也不會迅速復甦,出口將增長乏力,日本持續面臨貿易逆差」。

 

      與此同時,世界經濟的分裂也投下陰影。從中國的出口(以美元計算)來看,2023年的出口額比上年下降4.6%,自2016年以來首次出現減少。面向降低對中國産品依賴度的美國的供貨有所下降。美國從中國的進口額也17年來首次從榜首跌落。如果貿易停滯,世界經濟將失去增長動力。日本的出口也會面臨逆風。

 

名古屋港口的貨櫃

 

      如果前總統川普重新擔任下屆總統,美國將加強內向姿態,還可能對貿易産生影響。

 

      伊藤忠綜研的武田表示,「雖然中美對立有可能加深,但為了避免美國的通貨膨脹,或許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依賴從中國進口商品」。如果通貨膨脹不能得到控制,消費者將會感到不滿。很難預料分裂對經濟産生的影響。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