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召喚中國資金
2014/08/04
![]() |
圍繞棉花農場「庫比農場」的出售,澳大利亞國內出現各種意見(該農場的貯水設施,AAP) |
澳大利亞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FIRB)一般情況下只審查達到一定金額以上的投資,但將中國為數眾多的國有企業的投資全部列為了審查對象。「如果是國有企業,有必要對其投資的真正目的進行討論」,澳大利亞政府相關人士去年曾暗示,不考慮修改投資審查標準。
澳大利亞國內輿論對於中國企業「囤積」農業資産等存在強烈的警惕感。2012年,澳大利亞最大的棉花農場庫比農場(Cubbie Station)出售給中國企業聯盟的決定出爐之際,當時的在野黨黨魁、現任總理阿博特曾對此提出批評。執掌前政權的工黨被認為偏向中國,而阿博特政權看似將與中國保持距離。
但在今年4月正式訪問中國時,阿博特卻表示,「大部分中國國有企業都是高度商業化的市場主體。並非是澳大利亞過去曾經有過的國營産業」。
這一發言或許可以被看作是重大的政策轉變,而其背後則透出了阿博特希望吸引新投資的迫切願望。全球的資源投資熱潮已告終。而今年2月,作為此前最後一家保留在澳生産的汽車廠商的豐田也決定撤出等,來自製造業的投資也難以期待。
澳大利亞將加快與中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年內達成協定已是現實目標」,澳大利亞貿易部長安德魯·羅布 (Andrew Robb)已經6次訪華,表示將盡全力推動談判。在之前簽署的日澳經濟合作協定(EPA)中,規定日本企業的對澳投資在10億澳元以內將無需審查。而中國也要求在雙方的FTA中享受同樣待遇。
如果中澳FTA得以簽署,在牛肉和乳製品等糧食領域,澳大利亞將作為滿足不斷擴大的中國中産階級需求的供應基地,吸引眾多來自中國的投資。「雖然我們的制度有所不同,但面臨共同的挑戰」,羅布似乎正向中國發出希望跨越差異加強經濟關係的呼喚。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