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當事人談「尖閣國有化」時機
2015/07/09
記者:日本政府對尖閣諸島(中國名:釣魚島)實施國有化的直接原因是2012年4月石原慎太郎宣佈購島計劃嗎?
長島昭久 |
記者:2012年4月27日,野田首相與石原慎太郎舉行了會談。
長島昭久:當時主要談論了美軍橫田基地的軍民兩用化問題,幾乎沒有談及尖閣諸島。石原僅僅提了一句「我要買島」。
2012年5月,在從美國參加完G8峰會回日本的飛機上,野田説,「必須得討論一下這個問題了」。之後,野田指示我們分別與尖閣諸島所有者、東京都和中國政府進行交涉。官房副長官長濱博行負責所有者,我負責東京都,外務省負責與中國政府進行溝通。
記者:怎麼看待此事對中日關係的影響?
![]() |
尖閣諸島(中國名:釣魚島,KYODO) |
當時給我們一種感覺,雖然中國沒有明確表示「了解」和「同意」,但應該能得到中方「黙認」的回應。當時中國要進行領導人的交接班,是在政權交接前還是之後提出來好呢?這個選擇非常困難。
記者:在2012年9月的APEC首腦會議上,野田和胡錦濤主席進行了接觸。
長島昭久:當時日本政府內部有人認為,在APEC結束之後馬上就實施國有化不太好,最好延期。但我們認為如果中國領導換人的話,之前努力構築的兩國關係可能會回到原點。的確日中關係出現惡化,而且造成了經濟上的損失。但是,那個節點除了作出這種決斷之外別無選擇。就像日本著名外交家陸奧宗光在《騫騫錄》中所説「欲信無他策」。
記者:如何看待日本現政權的對華政策?
長島昭久:在不讓步、有大局觀一點上我給予積極評價。即使野田政權繼續執政,應該也是相同的情況。但不包括安倍等人參拜靖國神社這件事。觀察現狀可以發現,正如我們預想的那樣,在中國政權交接之後的日中關係正在慢慢改善。
記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永澤毅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