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在薩德問題上找不到妥協點

2016/08/25


       中韓兩國外長在8月24日的會談上未能就改善關係而相互讓步。對於韓美決定為駐韓美軍部署導彈防禦系統的決定,中國外長王毅再次表明了「堅決反對」的立場。南韓已開始有聲音擔憂中國將在經濟層面對韓實施「報復」。如果中韓關係出現惡化,很可能對東亞的穩定投下陰影。

24日南韓外長尹炳世(左)與中國外長王毅在會談前握手
       「你好」,先一步抵達會談會場的南韓外長尹炳世微笑著用中文與王毅打招呼。而王毅則表情嚴肅,在會談中提出了嚴厲的要求。

       雙方爭論的焦點是終端高空區域防禦系統(簡稱薩德系統、THAAD)。與現有的導彈防禦系統相批薩德系統能夠在更高的高度進行攔截。由於使用了探測範圍覆蓋中國內陸的雷達,中國利用一切機會表達了強烈的反對。

       王毅在24日會談後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中方不希望看到這一問題日益惡化影響中韓友好合作關係。同時警告稱,如果美韓執行部署薩德系統的計劃,將嚴重影響中韓關係。

       據南韓外交部的消息,尹炳世在會談中強調「不應讓特定的事件阻礙兩國關係發展大局」。尹炳世被認為對王毅解釋稱,部署薩德是為了應對來自朝鮮的威脅而非針對中國。王毅在會談後雖然表示,希望能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合適的解決方法,但並未改變強硬的姿態。

       中國國營媒體中,有報導稱部署薩德的決定導致朝鮮接連發射彈道導彈。南韓總統府則對這一説法反駁稱「(中方)本末倒置」。

       對於南韓來説中國是最大的貿易對象國,正因為如此,南韓方面擔心政治關係的惡化將對經濟産生影響。韓聯社24日報導稱,有娛樂界人士認為中國政府似乎在國內下達了「限韓令」,稱南韓歌手被中國的電視臺打馬賽克、鏡頭被刪減。在製造業也有越來越多的聲音擔心在中國的工廠無法獲得政府的審批。

       針對朝鮮的國際合作已開始出現裂痕。受8月3日朝鮮發射彈道導彈影響,美國提議聯合國安理會發表譴責聲明,但是因遭中國的反對而未能發表。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