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對華貿易強硬用「三大金剛」

2017/01/04


       美國川普新政權的通商政策似乎會進一步加強對中國等的強硬姿態。1月3日決定啟用保護主義色彩強烈的前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副代表羅伯特·萊特海策擔任USTR的新代表。提出「美國第一」的川普政權約定要縮小貿易赤字。美國可能會向管理貿易轉向,要求對方國家從美國導入進口目標等,採取強硬措施。

 

 

      川普新政權將在白宮新設作為通商政策指揮塔的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負責與各國進行通商談判的USTR以及研究美國産品出口振興政策的商務部將負責實際事務。

 

     三個組織的負責人都倡導對中強硬論。國家貿易委員會的負責人是著有「《致命中國》(Death by China)」一書並將其拍成了電影的美國加利福尼亞大教授彼得·納瓦羅。商務部長提名威爾伯·羅斯擔任。

 

       納瓦羅和羅斯在選舉戰中是為川普擬定經濟政策的中心人物。二人在2016年秋匯總的經濟增長戰略中主張「通過增加出口,減少進口來修正貿易失衡將推動經濟增長」。要求貿易對象國導入美國産品的進口目標,甚至具體列出了天然氣和工業機械等出口振興品種。

 

       納瓦羅和羅斯二人的通商政策方案有著濃厚的「管理貿易」色彩,即政府深度介入以自由貿易為原則的進出口市場。雷根政權時期擔任USTR副代表的萊特海策作為通商政策專家也導入過管理貿易政策。

 

       萊特海策因在1984~1985年的日美鋼鐵談判中迫使日本自主限制對美國出口而一舉成名。之後擔任美國鋼鐵公司的鋼鐵貿易律師,在歐巴馬執政時期多次遊説政府對中國産品徵收反傾銷關稅。可以説是川普力爭打造的「強大美國」的體現者。

 

       川普1月2日發推特批評稱「中國從跟美國之間完全單邊的貿易拿走鉅額財富」。2015年美國産品的對華貿易逆差達到歷史最高的3674億美元。與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之前的2000年相比,膨脹至4倍以上。中國鋼鐵因産能過剩的傾銷已發展至全球性的貿易摩擦。

 

 

       國際貿易相關人士分析稱「萊特海策建議美國當局擴大對WTO規則的解釋,從而在對華貿易談判中佔據有利地位」。討論將中國誘導貨幣貶值因素考慮進去,提高反傾銷關稅稅率,以及對中國産品啟動緊急進口限制舉措。

 

       如果川普政權不惜引起貿易摩擦採取強硬舉措,對美貿易順差巨大的日本也可能成為目標。川普曾提及提高日系汽車的關稅,也曾批評日本誘導日元貶值。川普在總統選舉中獲勝後,市場期待日元貶值,不過如果川普政權的強硬政策波及到匯率行情,日本的對美貿易將遭受打擊。

 

      川普表明將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預計在之後的雙邊談判中,萊特海策將在一線發揮談判手腕。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河浪武史 華盛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