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二代」與一代的不同

2018/06/15


  日本政治家要想贏得選舉被認為需要具備3個條件,那就是「地盤」、「招牌」和「錢包」。地盤指的是支援自己的人和組織,招牌指的是知名度,而錢包指的是資金。日本很多議員繼承父輩的知名度和後援會組織的原因就在於此。最近,子女輩議員的活動引人關注。那麼,父輩和子女輩的政治姿態是否有所不同呢?

  

  日本自民黨第一副幹事長小泉進次郎在講話時口齒清晰,這一點酷似其父日本前首相小泉純一郎。那麼,他們的政策如何呢?

   

小泉進次郎(左)和小泉純一郎(右)(2008年9月27日,KYODO)

  

  2017年12月,自民黨政調會長岸田文雄和小泉進次郎等討論育兒支援的成員們到東京大久保的認證保育所「ABC保育園」視察。保育園園長片野清美曾給小泉進次郎寄去一封名為《請了解保育的現實》的信件,這促成了此次視察。片野清美還曾在小泉純一郎擔任首相期間向其發出信件。雖然最終因國會局勢而未能成行,但小泉純一郎也在關注日本的少子化對策,並一度敲定了視察日程。在少子化對策方面,可見小泉父子是一脈相承。

  

  小泉進次郎為之努力的是幫助下一代。為實現這一目標,進行社會保障和財政改革難以避免。小泉純一郎曾提出「沒有聖域的結構改革」,削減了財政支出。小泉進次郎能否同樣推進「伴隨痛苦的改革」將受到考驗。

 

    

  日本防衛政務官福田達夫的父親福田康夫也曾擔任首相。父子2代人致力於解決人口問題。2007年9月,福田康夫在出任首相時的記者會上指出,日本「已經進入人口減少的新時代」。為了調整人口持續上漲時代的社會保障制度,福田康夫設立了社會保障國民會議。

   

  福田達夫對城市與地方的人口均衡具有興趣。為了推動地方振興,福田達夫借助目前的地位,討論對涉足防衛裝備品業務的地方中小企業出台援助政策。福田達夫表示,「並非哪癢了撓哪,而是思考為何會癢。想要探究原因這一點和父親相同」。福田達夫曾作為首相秘書官和父親一起工作的經歷似乎是一種無形的資産。

  

  日本厚生勞動委員會委員長橋本岳是工作方式改革相關法案在自民黨內的推動者。其父是日本前首相橋本龍太郎。

    

  3月,該法案在自民黨內獲得批准時橋本岳對記者表示,「成功讓厚生勞動省和中小企業廳積極聽取了黨的意見」。橋本岳曾多次聽到擔心相關法案會對中小企業的經營構成打擊的聲音,其與政府機關合作思考了改善舉措。

     


            

石原慎太郎(前)和石原伸晃(後)(1994年4月12日,KYODO)

        

  在學生時代,橋本岳居住在父親橋本龍太郎生活的首相公邸,近距離看到了父親傾聽官僚意見的樣子。橋本岳表示「並非向下屬發號施令,而是喜歡組成團隊一起去做,這一點與父親很像」。其父橋本龍太郎就連瑣碎的政策都要和官僚進行討論,以「政策通」而聞名,這對父子將會在多大程度上相像呢?

         

  日本前經濟産業相小淵優子是在自民黨內討論財政重建的小委員會委員長,她繼承了父親前首相小淵惠三的衣缽。小淵優子表示「不能將負擔留給子孫一代」。小淵惠三擔任首相時曾在國會論戰中表示,「實現財政健全化和目前的經濟再生,要追逐這兩隻兔子非常困難」,在兼顧經濟刺激對策和財政健全化方面大傷腦筋。小淵優子也將追求實現這兩個目標。

    

  日本外相河野太郎的父親河野洋平曾擔任自民黨總裁,還曾在村山富市內閣等擔任外相。即使河野父子同為外相,但在對亞洲外交方面,二人的方向性有所不同。河野洋平採取了被稱為重視亞洲的外交姿態。圍繞慰安婦問題,1993年的「河野談話」在南韓仍獲得積極評價。但河野太郎出任日本外相之後,針對宣稱慰安婦問題「最終且不可逆解決」的2015年日韓協議表示「希望切實履行」。在南韓,有聲音對河野太郎與河野洋平的差異感到吃驚。

    

河野太郎(上)和河野洋平(下)

       

  河野洋平出任日本外相是在四分之一世紀前。之後,中國的存在感提高,日韓關係也發生改變。亞洲局勢的巨大變化反映出父子二人的差異。

  

  子女被拿來和父輩對比是常有之事。在政治的世界裏更是如此。子女輩的議員在人生中或許將時常被迫意識到父輩的存在。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