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代價巨大
2018/12/21
志田富雄:日本政府確定了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IWC)的方針,日方認為繼續留在國際捕鯨委員會重啟商業捕鯨也無法獲得理解,所以要大幅轉變捕鯨戰略。
禁止包括科學調查在內一切捕鯨活動的反捕鯨國出現增加,可以理解日本政府為討論無法取得進展而感到焦慮。但是,現在為何必須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這一國際組織呢?這令人難以理解。「自己的意見不被支援就從國際框架中退出」的做法與川普政權有何不同?
如果日本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強行重啟商業捕鯨,將不可避免地遭到歐美和大洋洲國家的反對。還可能對日本作為主席國,將於2019年在大阪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和2020年的東京奧運會産生影響。
![]() |
國際社會對日本的印象惡化,別説擴大出口了,甚至可能出現抵制日本食品等運動。
如果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今後將無法在南極海等海域實施調查捕鯨。不得不説這是日本一個代價巨大的判斷。
此外日本政府欲通過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來實現的在日本專屬經濟區(EEZ)內的商業捕鯨是否真的能夠獲得國際社會的認可也令人懷疑。
日本加入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針對捕鯨活動規定「應通過適當的國際組織,致力於這種動物的養護、管理和研究」。
保留札根於本地的鯨肉飲食文化十分重要。但是,即使重啟商業捕鯨,增加捕獲量,真的存在與之相應的國內需求嗎?日本1960年代的鯨肉消費量超過20萬噸,而現在只有5千噸左右。減少至馬肉需求(超過1萬噸)的一半左右。這是因為牛肉和豬肉變得容易獲得,消費者的選項越來越多。
![]() |
日本以調查捕鯨的名義捕獲的小鬚鯨(2017年9月、北海道釧路港) |
在注重「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的企業出現增加的背景下,預計大型流通企業不會再次將鯨肉産品擺放在店舖門口。在無法確保銷售對象的情況下,即使依賴補貼重啟商業捕鯨,這項業務的可持續性也令人懷疑。
如果日本政府決定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重啟商業捕鯨,希望日本政府能夠就上述疑問向日本民眾作出解釋。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志田富雄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