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人在日本的盜竊産業鏈
2019/01/08
在日本,外國人的犯罪再次出現增加。其中比較引人注意的是,在人手短缺的背景下赴日人數急劇增加的越南人。從國籍來看,越南人的犯罪件數最多。出於生活拮据等原因,年輕人加入犯罪團夥,實施盜竊等犯罪活動。
在越南河內市中心附近的市場,記者來到一家很小的服裝雜貨店,發現裏面堆滿了日本商品。POLO衫、T恤、羽絨服等等。這些衣服被雜亂地裝在店舖角落的袋子裏,店員把衣服抽出來掛在衣架上,衣服上都帶著日語標籤。
「品質很好哦」,一位年紀較大的女店員親切地笑著説。網眼質地的襯衫售價65萬越南盾,約3150日元(約合人民幣190元),比日語價簽上的價格便宜800多日元(約合人民幣50元)。其他衣服價格也較低。如果是從日本的零售店進貨,那麼價格應該比日本高。店員表示「不清楚具體情況。我是從批發商那裏進的貨」。
在越南,除了服裝外,還有低價銷售化粧品、腸胃藥、奶瓶和奶粉等日本商品的店舖。日本警方的一位負責人透露,「這是因為漸漸確立了在日本盜竊人氣醫藥品和日用品後空運到越南銷售的途徑」。
![]() |
日本警察廳的數據顯示,2017年查處外國人犯罪案件1.7萬件,時隔4年再次出現增加。2018年上半年也和上年同期持平。其背景是,越南人的犯罪件數增加。2017年越南人犯罪佔整體的3成左右,首次超過中國人上升至首位。其中,盜竊佔到6成左右。
由於技能實習生增加等原因,在日越南人截至2018年6月底增至29.15萬人,是5年前的4.7倍。有分析認為,一部分生活拮据的人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愛知縣的越南人數量僅次於東京都,該縣頻繁發生有組織的盜竊活動。通過被查處的團夥在審判中的供述可以看出,越南犯罪團夥有巧妙的犯罪手法和轉賣渠道。
愛知縣警方2018年5~6月逮捕了一個由6名20多歲越南年輕男女組成的犯罪團夥。該團夥分工明確,有人負責盜竊、有人負責放哨、還有人負責開車。團夥事先決定好要偷的商品和數量,在包裏蓋上金屬,使防盜裝置無法報警。
團夥成員基本上都是在社交網站(SNS)上召集到的無犯罪經驗者。他們住在團夥頭目在名古屋市內準備的住宅裏,交流盜竊的技術,每週在縣內的藥妝店等店舖實施1到2次盜竊。
團夥偷來的化粧品和日用品很可能經由收購者指定的東京或埼玉的住宅,被運往越南。收購者以定價3成左右的價格收購贓物,所得錢款被6人瓜分。
![]() |
便宜銷售日本産品的店舖(2018年12月,河內) |
現在越南人的盜竊犯罪比較突出,而愛知縣警方的一位負責人擔憂稱,「無法否認可能會向團夥間的糾紛和重大事件頻發的階段發展」。
實際上,2018年6月在愛知縣知立市的車站,一名越南籍男性派遣員工(27歲)被用刀刺死,涉案3名越南男性以傷害致死罪被起訴。據悉是因為借用在留卡發生了糾紛。
了解越南人群體的愛知淑德大學教授Bui Chi Trung指出,「因對在日本的生活失望而犯罪的情況很多。國家和接納外國勞動者的企業應該重新認真思考待遇問題」。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