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緊研發極超音速武器的背後
2019/03/18
美國國防部正在加緊研發極超音速(Hypersonic)武器。這種武器被認為可以在約一小時內攻擊地球上的任何位置。其背景是,美國産生了在該領域已經落後於俄羅斯和中國的危機感。加上美俄已表明退出中導條約(INF),有觀點擔心這將導致新的軍備競賽。
極超音速武器以超過5倍音速的速度飛行,可進行迂迴等機動動作。不僅通過高速不給對手攔截的機會,而且不同於按拋物線軌跡飛行的彈道導彈,極超音速武器無法預測軌道和彈著點,很難攔截。當前的導彈防禦系統被認為無法防範此類武器。
![]() |
美國空軍極超音速飛行器的試驗機(Reuters) |
負責研發與工程的美國國防部副部長格里芬表示,國防部把研發極超音速武器定位為「最優先課題」之一。在2019財年的國防預算案中申請 2.78億美元的研發費用,同比增加約4成。並計劃在今後5年裏分配19億美元預算。2018年4月和8月,美國國防部已向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發出了合計約14億美元的2種極超音速武器的研發訂單。
美方上述動作的背景是,認識到中國在極超音速武器等領域「已經領先世界」(美國國防情報局)。俄羅斯也在2018年底成功進行了以20倍音速飛行的導彈系統的發射試驗,預定2019年內進行實戰部署。著眼於中導條約失效,美國還顯示出將研發該條約所禁止的極超音速中程導彈的想法。
![]() |
俄羅斯極超音速導彈的發射試驗(2018年12月26日,照片由俄羅斯國防部提供,Reuters) |
在1月份的記者會上,美國國防部負責政策事務的副部長洛德強調「研發方面並未落後(于中國等)」。其同時又指出「考慮到沒必要進行新的軍備競賽,就沒有選擇將其武器化,但敵對國家卻做出了不同的選擇」。洛德透露,在研發可以應對極超音速武器的防禦系統的同時,還打算用「數年」時間實戰部署用於攻擊的武器。
但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高級研究員阿克頓提醒「不應當僅僅因為中俄正在研發就得抓緊進行研發」。
阿克頓解釋稱「如果目的是不給對手探測的機會,可通過隱形技術來實現,如果目的是即時攻擊,可通過把武器部署到前線來實現」。美國國防部應當就極超音速武器的任務與必要性給出明確的政策。
美國一直把極超音速武器作為常規武器來進行研發,但有觀點指出,這裡面存在被誤認為搭載了核彈頭而招致對方核反擊的危險。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蘆塜智子 華盛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