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丁的「脫歐入亞」
2019/05/17
在克里姆林宮(位於莫斯科市中心)的西面、莫斯科河畔矗立著被稱為俄羅斯「白宮」的聯邦政府大樓。1991年「蘇聯八月政變」爆發之際,俄羅斯前總統葉爾欽站在坦克上發表演講的一幕讓這座建築為人所知。
![]() |
1991年8月,葉爾欽站在坦克上演講(Reuters) |
在政府大樓前,有一座沙俄帝國時代末期的首相彼得·斯托雷平的銅像。斯托雷平認為「俄羅斯的力量在遠東」,致力於各項改革,推進遠東的開發和移居。這座銅像由尊敬斯托雷平的俄羅斯總統普丁在2012年自費建立。
![]() |
俄羅斯聯邦政府大樓前的彼得·斯托雷平銅像 |
普丁就任總統以來,提出開發遠東的戰略,加強向亞洲傾斜。如今,在中美對立的背景下,俄羅斯希望進一步加深與作為亞洲戰略軸心的中國的蜜月關係。2018年秋季,普丁在索契召開的國際有識之士會議「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Valdai Discussion Club)上表示,「經濟限制也存在商機。一直以來美國向中國大量出口大豆。今後俄羅斯將進入中國市場。如果中國的夥伴願意,俄羅斯還可以提供遠東的土地」。
但對於巨大鄰國中國,俄羅斯也懷著相反的感情。從身邊的例子來看,在莫斯科的街上日料餐廳隨處可見,而中餐則不多。即使在與中國經濟聯繫緊密的遠東地區,也幾乎看不到遍佈世界各地的唐人街。這是因為俄羅斯政府對中國人進入俄羅斯充滿警惕。
普丁真正想描繪的是什麼樣的亞洲藍圖?日本又應該如何行動呢?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瓦西里(音譯)指出,「俄羅斯力爭在亞洲的經濟合作中保持‘多樣性’」。他表示,「過度依賴中國」是未來的擔憂,現在應該是改變過度依賴歐洲的時候。在此基礎上俄羅斯心中所想的是多邊主義。
![]() |
俄羅斯總統普丁(Reuters) |
2月20日,普丁發表年度國情咨文。在外交政策方面首先提及中國,但隨後著力介紹的卻是與印度的「戰略關係」,之後又提及日本和東南亞。
印度如今正在推進與日美澳合作,但其原本就與蘇聯關係緊密。冷戰時期,美國支援巴基斯坦,蘇聯支援印度。蘇聯解體後,印度與俄羅斯的關係遇冷,在普丁的示好下雙方的蜜月關係再次恢復。在美國對俄羅斯實施制裁的背景下,印度仍決定從俄方大量採購武器,還計劃建設核電站。
日本國際協力銀行駐莫斯科事務所的畔蒜泰助表示,「對於普丁來説,印度是‘大歐亞’地區的重要平衡器」。俄羅斯越是加深與中國的關係,大國印度的重要性越是增強。普丁大力構建與東南亞國家的對話方塊架也是出於類似想法。
日本似乎也有機會。例如畔蒜提及的「日印俄3國討論地域課題的對話方塊架」。據稱力爭實現平衡外交的印度有識之士也發出呼聲,希望日本發揮作用。對於俄羅斯來説,這也符合構建「多層次亞洲」的構想,日本將發揮新的戰略價值。
一直以來,提起日本的對俄外交,首先想到的是「北方領土問題」和「牽制中國」等內容。但無論日本如何加深與俄羅斯的關係,也難以插入到中俄之間。北方領土談判也呈現出走向長期化的態勢。
即便如此,日本也不能失望,應著眼亞洲的未來推進對俄外交。因為如今的亞洲是「有普丁存在的亞洲」。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政治部次長 桃井裕理 莫斯科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